返回 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工业雏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都是人精,谁都不比谁傻。

    为什么都去拥抱新官学?

    因为明摆着的,随着印刷术和造纸术的革新,科举进程必定加速,届时受冲击的可不仅仅是那些远离中枢的士族,还有眼下权倾朝野,花团锦簇如烈火烹油的关陇勋贵。

    甚至于对关陇勋贵的冲击还要更大一些,因为关陇靠武力起家,于读书这件事情上,底蕴先天不足。

    换句话说,山东江南两地士族远离中枢是暂时的,时间一长,他们该上来的还是会上来,可关陇勋贵就不一定了。

    关陇勋贵一旦下去,那就是真的下去了,想要再复起无比艰难。

    这也是一种大势,大势不可逆。

    这个时候唯一的可能性,是重现隋末的乱世烽烟,把这股冲击的势头压下去。

    可问题在于,眼下可不是隋末。

    别看关陇把持朝堂,实际上,以大唐目前稳定的局势,加上李二正值盛年,龙精虎猛,根本就不存在造反的可能性。

    非要干那就是找死。

    况且即便侥幸成功,又能如何?

    出现了就是出现了。

    皇权,门阀,天然对立,即便改朝换代成功,不过还是回到原点,皇权不可能任由门阀把持,门阀再强,也不能阻止天下人向学。

    如此一来,不如就干脆点,敞开怀抱去拥抱新官学。

    因为新官学这一块,大家起点是一样的。

    别跟我说你们家传承多少多少年,拥有多么深厚的底蕴,多么强大的读书基因。

    没用。

    因为这是两码事。

    新官学是新学问,这一块我们起点是一样的,不存在谁比谁强。

    如果非要说谁比谁强,那肯定我比你强,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同样上骊山学宫,我关陇子弟数量就是比你们这些在野的多。

    况且新官学本就是大势,是比之印刷术造纸术带来大势更大的大势。

    相比科举大兴,寒门崛起,这新官学的滚滚洪流更加不可抵御。

    这一点骊山脚下村子里那些神乎其神的东西就是最佳证明。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道理,这奏折中所言的商税之策,若是李二没看到还好,看到了,实施便成为了必然。

    因为作为一个皇帝,尤其还是有理想的皇帝,看到这样的策略,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关键现在他还有能力去推动实施。

    因为时代不同了。

    尽管时间不过短短半年,也眼下的局势跟半年前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区别。

    眼下作为皇帝,李二掌握着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强大军力,不论在军中还是民间,都拥有着不可撼动的威望。

    便是当初为了治理国家不得不与之妥协的各地士族门阀,而今在他眼里也不过尔尔,根本不敢造次。

    这样也就没法抵制。

    非要抵制,搞不好还会被那帮在野的背后捅刀子。

    当然了,事情也没那么糟糕。

    一来这商税之策于国确实有利,若实施开来,固然会有些许损失,但是会收获名声,也更容易达成青史留名的宏伟目标。

&nbs

第394章 工业雏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