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3章 我们这块骨头很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跳下卡车的,除了那个在车卡斗的民兵之外,还有一个人从副驾驶跳了下来。

    nbsp是个下士,学校的正规下士。

    nbsp现场所有人瞬间一片寂静,吴铁牛反应的很快,马上吹响了子弹壳哨子。

    nbsp“民兵队,全体集合。”

    nbsp听到命令,在场所有人猪肉也不分了,32个民兵,瞬间集结完毕,其余人围在周围,但很快自觉的给他们让出空地。

    nbsp“报告,第31生产队民兵队,应到32人,实到32人。

    nbsp请指示!”

    nbsp一条胳膊的吴铁牛同志,用仅剩的最后一条胳膊敬礼。

    nbsp对面下士回了个礼:“学长,任务紧急,就不寒暄了。

    nbsp民兵队留俩人看家,就留下生产队长和副队长吧!

    nbsp其他人检查武器,马上登车!”

    nbsp最后一句,是大声喝出来的。

    nbsp没有应答,民兵队迅速做出行动,虽然没有进行过登车训练,但是爬一个车斗,对于现在这些人来说,费不了什么事。

    nbsp毕竟上山下河,打虎,摸虾,对民兵来说不算是个啥。

    nbsp甚至还爬十几米高的树木去套马蜂窝来补充蛋白质,爬个车,还不是正常吗?

    nbsp吴铁牛同学还想问清楚发生了什么:“下士,出了什么事儿?

    nbsp别看我只有一条胳膊,nbsp要是还有大战,nbsp我还能打。”

    nbsp那个下士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敢说,只是抛下一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上头的命令是集结所有生产队的民兵。

    nbsp要明天天亮之前集结完毕。”

    nbsp抛下这句话之后,nbsp马上爬上卡车的副驾驶,nbsp本来就没有熄火的卡车,马上调转车头,nbsp在大雨中慢慢消失。

    nbsp“山雨欲来风满楼,nbsp当初打小鬼子,两个师团的时候,nbsp都没有这么紧张。

    nbsp到底什么情况?”

    nbsp吴铁牛喃喃自语,nbsp但声音几不可闻。

    nbsp32个民兵,被调走了30个,还剩两个人看家。

    nbsp他猜应该是所有生产队的民兵队都会留下两个来看家,抵御野兽,nbsp毕竟就算是国内到了五六十年代,nbsp依然还有老虎进村吃牛。

    nbsp牛都能吃,更何况是人。

    nbsp所以,nbsp留下两个民兵两条枪看家是必须要的。

    nbsp王二媳妇儿找到吴铁牛:“队长,nbsp俺家当家的,nbsp这是去打仗?”

    nbsp担忧之色,nbsp溢于言表。

    nbsp吴铁牛点了点头,nbsp又摇了摇头。

    nbsp“我也不知道,nbsp可能是,nbsp也可能不是。”

    nbsp“不过你放心,nbsp学校打仗,一般来说,nbsp伤亡不会很大。

    nbsp我们上回,消灭了日军两个师团,nbsp七万多人。

    nbsp在校长的指挥下,伤亡甚至都没有1000人。

    nbsp所以,你大可放心。

    nbsp黄老汉,继续回去分肉,nbsp另外,你才50,再给你找房媳妇怎么样?”

    nbsp完了,nbsp对围在周围,跳望着大雨中一脸担忧的众人喊了声:“看啥?回去分肉,nbsp这么多肉放在这里,放臭了怎么办?

    nbsp早点把肉拿回家腌起来熏好,等民兵们打仗归来,就算是腊肉,咸肉也得吃上一块儿。”

    nbsp黄老汉其实没有50,还差两年呢!

    nbsp他带了两个小孙孙,一路从中原逃入川,nbsp逃荒嘛!

    nbsp这辈子肉没吃过多少,杀猪倒是见过不少次,终归是比其他人有经验的,nbsp听到生产队长的话后,nbsp拎着菜刀回去分猪肉。

    nbsp站在案板前,黄老汉突然抬头说了一句:“队长,nbsp如果打仗还用人,nbsp算上俺一个。

    nbsp俺今年才48,身板硬朗的咧!

    nbsp俺儿饿死了,俺都还能撑过来,还能带着两个小孙孙活到这。

    nbsp好不容易有了田地,有了种地的地方,有了吃大米饭的地方。

    nbsp俺可不想这种好地方没了,俺可不想,就吃了两个月大米饭,就没了。

    nbsp俺两个小孙孙还在上学,穷人家有学上管饭还不用花钱,只有这么个地方。

    nbsp俺一个人伺候不来30亩水田,生产队互助活动帮俺把水田给种完,还说等收割了也要生产互助活动。

    nbsp俺老了,享福享不了几年,但俺两个小孙孙还小,他们还要长大娶媳妇儿。

    nbsp他们还要吃大白米饭,他们还要种30亩地。

    nbsp队长,要打仗,缺人算我一个。

    nbsp俺拼了这条命,也要守住这些家当。

    nbsp天底下把俺们穷苦人当人的地方,不多了!”

    nbsp黄老汉平淡的说了好大一堆话,但是大家都知道,他说话的时候虽然平淡,但是却很认真。

    nbsp人到了一定岁数,就不是为自己活了,就是为了子孙后辈,也算是责任吧!

    nbsp就像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是为我们而活的,等我们大了,有了孩子了,那就是为了父母子女而活。

    nbsp正是有这样的传统,这个民族,才一代比一代变得更优秀。

    nbsp家里面有孩子的,显然大多数也非常同意黄老汉的说法,不就是拼命吗?

    nbsp以前不敢拼命,是因为没有希望,现在看到了希望,当然敢拼命。

    nbsp本来王二媳妇一脸担心的,听完黄老汉的话之后,想起自己家还有三个小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对呀!

    nbsp如果打仗打不赢,自己家的田地,自己刚得到的房子和孩子们去读书的机会。

    nbsp不就没了吗?

    nbsp田地是根,房屋是家,孩子读书是出路,生产队夜校的时候,队长曾经说过的。

    nbsp如果日本人或者什么人打过来,眼前一切的美好生活将不复存在。

    nbsp那么自己的孩子有可能都活不下来,就算活下来了,依然要跟着自己去逃难,然后等到有一天逃不动了,被饿死。

    nbsp作为一个母亲,王二媳妇儿也觉得,王二如果战死,他的那支步枪应该由自己继承。

    nbsp女人上战场,女人扛兵在滇边州的生产队里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nbsp他们都知道校长他老人家的家底,不过是一开始禅达医学院的40女学生,后来才碰到那二十多个男学生,六十多个人起的家。

    nbsp然后才有,现在这么大的基业,反正对于她们这些穷苦老百姓来说,女人又不裹小脚,能跑能跳能扛重担,拿上杆枪,训练训练也能杀敌。

    nbsp因为生产队的制度是这样的,纵然民兵队32人是专业的每天训练的,但其他人也不是放羊,生产队所有人依然要进行军事训练。

    nbsp每七天,就有一天进行军事训练,现在就算是王二媳妇,也清楚的知道该怎么样瞄准和开枪,怎么样压子弹和退膛。

    nbsp每半个月有一次实弹打靶,每次五发子弹。

    nbsp王二媳妇的枪法还算可以,虽然比不上正规民兵,但如果王二战死,她纵然枪法不算太好,也敢去玩命的。

    nbsp虽然民兵队男女参半,但男人们身后几乎都有女人,也几乎都是这种想法。

    nbsp这就是这几个月的思想教育得出的成果,女人也能顶半边天,男人有的责任和义务,女人也有。

    nbsp男人能干的活,女人也能干。

  &

第403章 我们这块骨头很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