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虚幻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关曹操的争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魅力。和忠不忠心无关,硬要说他忠心,也不见得就是真正尊敬他,了解他,佩服他。

    纳兰三国时代最不忠心的是谁?当然是曹操啊!!(此忠心谓对汉朝而言,曹操是对自己的理想忠心罢了)孙权刘备等人就算不想忠心也要遮遮掩掩的,哪像曹操的表现像比鳌拜还过分,跟曹操谈忠心有点牛头不对马嘴呀(衣带诏呀如果曹操那么好,献帝做啥弄衣带诏呐).而杀忠臣的问题他杀了许多忠於汉献帝的人,这算杀忠臣吧!!说曹操是武双全,治世能臣什么的应该没人有意见,但说到曹操忠心对一个乱世的枭雄说这个,真是匪夷所思耶

    笑倚清秋说了句曹操忠,惹来这么多砖头啊……苍天、纳兰还有笑倚清秋兄,请看好,我说的是他比萧逸忠,他比三国时的其他诸侯忠,但不是说他就是忠心了:)。三国时代,孙刘说起来都要比曹操不忠的多了,正史关于这个的记载笔笔皆是。如果说遮掩的话,是曹操在遮掩,而孙刘是真正撕破脸皮的。至于武双全的问题,赵云、张辽算是智勇双全,我的说法有些错误。至于张飞此人,正史记载此人极有才华,属于周郎一类的儒将,曾有很多著作,但都未传世。并且张飞十分英俊,乃白面书生,绝对不是什么黑面虬髯……:)

    另外曹操抢邹氏、杜氏,为了所爱,不要性命,可以说是真性情的一种表示,不过就是野蛮了些。这种不羁的性格,在下把它归类为洒脱的一种,所以才有如是说。荀若自杀,有死谏的味道,这个谁都说不清楚。但曹操为此事大为后悔,正史上曾有很多记载。皇帝立衣带诏杀他,他没有杀了皇帝已经不错了,他杀的所谓的忠臣,也是想杀他之人啊!再次强调,我说曹操忠是对比而言,不是就单纯的忠心……

    人都说曹操有反心,可曹操始终未反,在他写的,提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曹操的心声,并且的确一直坚持到他死。N多史学家推断,如果曹操不拥立汉献,则其统一天下,击败孙刘的可能接近百分之百。如果曹操真这么做了,估计以他的采、军事,其历史地位甚至可以高过唐宗宋祖了,可始终未如此做。所以我说他相交之下,比萧逸忠之多也……

    山映斜阳天接水嗯,山兄不用担心,因为没有丢砖头,是理性讨论唷~~~.我觉得曹操比刘孙等不忠,是因为曹操本就是枭雄,而刘备以仁德厚人,本就重视对汉政府的忠诚,就算是门面上的好了,他至少不敢逾越.曹操对献帝政府之蔑视,也几乎是如八佾舞于庭那样令人愤慨,这本就是事实.挟天以令诸侯本就比孙刘等人过分呀.而且孙刘称帝可也是到了曹家先称帝以後呐,所以撕破脸皮还不到与曹操比。曹操对献帝政府作的事绝对比萧逸过分多了,萧逸至少忠於国家(好像没有杀反对派的人嘛),曹操虽不篡汉,但其心可知.当时曹操是为国贼(不忠於献帝),杀他是有正当性的.虽然他的墓是写‘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但他的作为却不只这样啊,曹操曾自比周公,但他和周公一比,哪里有一样,就算是霍光他也比不上哪(我当然指的是忠心,因为山兄提到墓,似指忠心,所以我亦反证)

    笑倚清秋兄弟说孙刘比曹操忠,那么先看看被人们一贯认为忠厚老实的刘备的行为:小时候与小朋友们在村头玩游戏,便说自己是皇帝,村头的大桑树是其“羽葆盖车”。他的两个儿,一叫刘封,一叫刘禅。封禅是古时皇帝祭奠天地的礼仪,可见刘备一直想着要做皇帝。如果按封建道德来评价他的话,刘备早就有“不臣之心”。从这些可以看到刘备早早就想当皇帝了,他比曹操野心大了不知多少。

    再说孙权:且不说曹操挟天以令诸侯时他不听招呼、公然与朝廷的军队展开赤壁大战,就从其在汉献帝在位之时,居心叵测地公然写信劝曹操称帝,就可以看出他压根就没把汉献帝放在眼里。魏、蜀、吴都为建安二十五年立国,但无论怎样,曹操是没有立国的,而孙刘可是真正的反了。

    再拿曹操同萧逸比较,唉!曹操比萧逸真的是忠很了。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曹操在汉灵帝时任洛阳北部尉,其德政天下皆知;黄巾军起事后,曹操已升任济南相,上任第一天,就宰了八个贪官污吏,亦可证明曹操为能臣。其实如果曹操是处在萧逸所在的和平年代,根本就不可能反了!喔,应该说他在乱世,也的确没反。萧逸在到现在已经可以说是必反了,就这一点就照曹操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外曹操的爱国程度极深,如果说他不忠君,那其实是肯定的,但他比某些人忠。但如果说他不如萧逸爱国,那可真的是大大的冤枉他了。现存曹操诗篇的第一篇就是,就看其字,满篇都是忧国忧民。其后来行为,也贯彻了自己欲扶大厦于倾危、拯百姓于水火的一贯志向。不过权力使人腐化,到后来他成魏公后,生活十分奢华堕落也是肯定的。

    山映斜阳天接水比较曹操与萧逸,如同山兄所言实可分前後期,前期曹操或者比萧逸忠君,但後期则可能差不多,萧逸的手段比之曹操那是小巫见大巫,萧逸最多就像寻秦记赵穆对小赢政那样,但曹操却是废立皇后,杀皇,诛戮反对派的臣.曹操不篡汉可能有他的考量,比如说一切俱都掌握在手里,没必要遗臭青史,而萧逸则若不反,必有杀生之祸(当然这是在容若还是暴君时,现在有了变数)这样看来,比较谁忠君,似乎是50步笑100步,但若以手段论,萧逸却是瞠乎其後的笑倚清秋们讨论的都是三国志、正史……曹阿瞒有啥忠的,不过五十步与一百步的笑话!史学家说曹操自已称帝就能横扫合,那只是假设,是事后诸葛,在那个时代,人们仍然极为重视正统二字啊!道义二字是极重的,不然刘备也不能搞出这么多事非……

    高不成

有关曹操的争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