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此生孤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楚韵如叹息着继续讲下去:“在当时,他的确威风赫赫,上至太皇太后和皇帝,下至诸民百姓,谁敢说他一个不字。他又用了两年时间,征服四周的小国,其间用的屠戮手段,更加令人发指,到后来,有的国家一听说秦何伤来攻,或是即刻举国投降,或是王族急忙关门自尽,竟是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了。秦何伤志得意满之后,又为宁昭举行了称帝仪式,从此秦王不再是国王而是皇帝了。朝有臣学着别国的样,上折请求为秦何伤加锡,年幼的秦王自然准奏。”
容若挑挑眉,又是加锡,唉,古往今来,所有的权臣,好象都免不了要走这一道手续似的。
“那折也无非是官员们想要逢迎秦何伤罢了。在此之前,他早已佩剑上殿面君不拜,府弟华丽胜过皇宫,出行仪仗远胜帝王,国家政务,亦只操于他一人之手。秦人皆善战,却无半点治国之才。秦何伤虽是世间少有之良将,亦不知政务。占领雁国多年,秦军上下,从将军到士兵,仍然保持着以往的劫掠风气,看肥沃的土地,圈起来就是自己的,看漂亮的女,抢过来,便是自家的。因为嫌收税麻烦,就把全国的税收包给大商人去收,因为嫌坐堂审案太麻烦,民间一有纠纷,就不问是非黑白,把闹事者全族杀光,没其财产。江河决堤,反正死的是猪狗一样的原雁人百姓,不用去理会。发生旱灾,为免流民饿肚做乱,先把灾区的百姓杀光。国库里粮食不够了,就先用刀把吃米的嘴,大大减少即可。为了让军队保持士气,斗志,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成为练兵的靶……”
容若听得只觉忍无可忍,愤声道:“百姓就不能起而反抗这样的暴政吗?”
楚韵如面露凄凉之色:“所有的反抗,都只会换来更残酷的杀戮。再轻微的对抗举动,也必将导致对全家全族甚至全城的屠杀,到最后,忍无可忍的人,唯一的选择,只剩下自杀。”即使是做为一个异国旁观者的角度,讲起这段历史,也让她感到悲伤与不忍。
容若长叹:“这种天才将领竟然不明白,这种铁腕的统治,就算治下臣民全都驯若绵羊,但国家也就此荒败,永无繁盛兴旺之日了?”
楚韵如叹道:“在宁昭亲政之前,大部份秦人的确把旧雁民视做牛羊,而不是民,据说,立国多年,他们依然习惯把百姓叫做‘雁人。秦人的男一出生就被视做战士,若是生来体弱或残疾者,则遗弃致死。秦人男从五岁开始,便由部族发给马匹和兵刃,以后的所有生计和荣耀,皆靠战争掠夺其他族群和国家而得。秦人不种地,经商的也很少,大多以物易物。一个好的战士,便是好的族长了。一个好的将军,便对是小小秦国的好国主。但他们并不明白,一个好的元帅,不会成为一片广大国土的好皇帝。”
容若在心猛翻白眼,满人的侵略史,蒙古人的治国方法,编剧还真能瞎编乱凑,不过在表面上,他当然状若深沉地思考了一阵,然后慢慢点点头:“可能大部份善战的少数族群都会有相类的历史吧,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管理一个族群,会非常高效。而当这个族群扩大成一个国家后,就会出现种种问题,早期的秦人族长,不断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也许并不仅仅是好战,而是因为身为战士的他们,发现和平一旦到来,他们将不知如何处理国家的种种内政,而自己的价值也不知会体现在何方,只得不断做战,用战争来掩饰一切内部问题,转移所有内部矛盾,但这决非长久之法,秦国的版图扩大,种种国家政务,就必然再无法可以回避,他也将不能仅以战争来带动全国百姓。”
楚韵如秀眉微蹙:“在秦国长大的优秀将领,天生就是最杰出的战士,但肯定是最拙劣的治国者。秦国还是小国时,尚可用战争来掩饰一切,当国家过于广大之后,一切问题无法逃避,他过于茫然无措,只能疯狂地加大杀戮,以期改变一切。
容若叹息一声:“那宁昭又是怎么变成明君的?”
“宁昭被关在深宫。秦何伤不愿再培养出一个盖世英雄,绝代将材。除了秦人自小便修习的骑射之外,所有的沙场搏杀,用兵之法,都不被允许教导给宁昭。太皇太后重金往别国请来大儒名士,为宁昭讲学。秦人尚勇,从来看不起人,也不信手无缚鸡之力者可以教导出英才,因此只要秦王不涉国政,不习治军,他也绝不干涉秦王的学习。”
容若右手握拳,击在左掌心:“秦王这可是因祸得福了。这也是秦国之大幸啊。”
楚韵如点点头:“是啊,若秦王不被秦何伤架空,依照秦国的传统,他依然会在军队长大,依然会不断征战,依然会成为一个除了战争,什么也不懂的帝王。但太皇太后为他请来老师,有人是一国大儒,有人是致仕的太傅,有人精于权谋,有人擅于理政,在他们的教导下,秦王慢慢学会了帝王之术,他虽不懂兵法,不擅长指挥战争,却懂得怎样让最好的将才为他所用。”
容若长身立起,在室内慢慢踱了两步:“他在压力长大,学会了勾心斗角,学会了权谋运用,学会了招揽亲信,然后,以纳兰明为首的一批人开始聚集在他身边?”
“这些内情,我们异国人如何知晓,就是秦国国内,知道全部真相的,怕也不多吧。传说,纳兰明本是宫侍卫,秦王爱他博学多才,武全能,任其为京兆尹。秦何伤只重军权,对管理琐事之官职向少干涉,所以轻易通过了这项任命。在内,纳兰玉入宫伴读,成为秦王近臣,在外,纳兰明持天密诏,以巧辩之术或诱之以利,或申之以义,暗联许多低层官员为皇家效命。后秦何伤入宫见驾,忽然被传刺驾未成,被御林军擒下的说法,而驻京军队下层变乱夺权,很快平息了骚乱,接受事实,向秦王效忠,此皆纳兰明之功。因此世传纳兰明是反正第一功臣。之后秦王按周宋国制而定官爵,纳兰明直接授大学士,转眼便为首辅重臣。”
容若微微一笑:“果然是厚报啊?”
“当年秦王生死皆在纳兰明掌,纳兰明若将内情报予秦何伤,必能飞黄腾达,而为秦王出生入死,则险之又险,随时有灭族亡家之祸,他能一直坚持到最后,也不负秦王的重托厚报了。”
容若点点头,忽得轻轻笑一笑:“纳兰明在宫外为秦王奔走时,他唯一的儿一直在宫内做秦王的伴读,太皇太后,皇太后,大长公主呵疼宠爱,如同自己的孩一般,是吗?”
楚韵如先是一怔,然后是微微一凛,良久,才轻轻叹息出声:“好一番荣宠。”
容若脸上似笑非笑,眼带着悲悯无奈之色:“所谓天第一宠臣,真相不过如此。”
楚韵如黯然点点头,想起纳兰玉神采风华,不觉心悲凉起来。
容若勉力振作了一下精神:“雁国被秦国吞并,这么多年来,可有反对势力一心复国?“
“复国?”
“对啊,就是以反秦复雁为口号的势力。”
楚韵如轻轻一笑:“秦人初定雁国,遍地皆是反旗,秦何伤几番杀戮之后,热血之士死伤怠尽,百姓闻反心惊,不待官府追拿,即刻自己把人绑了送到官府,唯恐被连累。至此秦国再无一人敢言反。”
“世态炎凉,一至于此?”容若一怔:“一个也没有吗?民间没有什么组织,武林,没有什么帮会,当年秦国没有什么遗臣王族仍心怀故国吗?”
&
第二章 此生孤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