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披麻戴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们将白天买好的全部东西拿到大门口,挂招魂幡的下面。
先用草木灰做一个一米直径的灰圈,要留一个小出口,这个口的朝向是对准出殡那天要走的方向,然后在灰圈内上香、点蜡烛,下跪磕头,烧元宝纸,烧完后关大门回家,不可回头,这就是烧“建房纸”。
由于邱家这是疾病暴毙,也没有事先准备的棺木,只好急忙去棺材铺买,当然了,这个农村说是棺材铺,其实就是做棺材的木匠家中。
棺材选料一般用柏树木最好,然后就是杉树木,其次的就是松树木,再差的就是桐树木了。
做棺材的木匠也是懂这些的,就算是桐木做的棺材,那也要用柏树木做前后挡,据说柏树能阻挡穿山甲。
棺材最好就是六块头,也就是独梆、独底,独盖,加两档,九块就要差点了,十二块的就更差了。
还有一些条件差的用很多块杂木做成的棺材,这个一般也就是看家庭经济情况了,反正都是一次性的,埋土里,不管好的孬的也不可能天天把玩,盘出包浆啥的。
邱道虞在亲朋的陪同下,来到木匠家拉棺材,临出门前,老人们说要带上三尺红布,一桌供馍,还有香蜡纸烛,一挂鞭炮。
来到木匠的家里,只见这里的棺材都是口朝下扣着的,在当地习俗称这样子的棺材为“喜科”或者“新房”。
邱道虞等众人到了木匠铺之后要进行喜材翻棺,本地风俗也叫暖房。
就是把棺材翻过来,并将红布搭在棺材上,在棺材前面点香烧纸,在木匠的房门外燃放鞭炮。
与木匠结算了买棺材的钱之后,棺材装车拉走时,要把供馍留下,和那三次红布都留给木匠。
棺材里面有几个小附件,咔哒哒晃动作响,就是四套封棺材的卡子,这个东西叫“八角塞”与两个木相生底座,这个就是做童男童女之用的。
一行众人浩浩荡荡地把棺材拉了回来,在大门外几个人用手抬着,棺材的大头在前面进家门,进大门的时候要拿一个瓷碗在棺材前挡头打破,本地习俗说这叫:是个吉利的破法。
在棺材里面涂以松香,然后用黄表纸裱糊,寓意:黄金入柜,遗泽子孙,棺木里面还要贴上用金银铂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星的图案。
在尸体入棺之前,在棺木内底部还要铺撒一层草木灰,这样一来是防潮,二来草木灰是将来墓室的一个标志。
在草木灰上面铺七尺等身白布,在等身布上放三张四方麻纸,在麻纸上放七枚铜钱,按北斗的形状摆排。
人死后三日内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就要把穿戴好的尸体抬进棺材里,俗称盛殓或者入殓。
入殓是全体孝子参加,亲邻帮忙,必须有娘舅家人在场,或者得到他们的允许,并有本族年长者主持,否则不能盛殓。
邱道虞母亲的干闺女买的被褥,拿来铺在棺材里,然后这才是尸体入棺,一般都是脚先入棺,稳定了尸体位置,解开手脚麻皮、腰带,除去噙口钱的绳子,蒙脸布。
整饰尸相,鼎玄喝了一大口白酒,往整个棺内喷酒消毒,用酒棉蘸脸,这才开始一层一层的盖被子,一般下面铺的褥子和上面盖的被子都是红色的,寓意后人红红火火的意思。
铺盖完了,往棺材里放入死者生前用过的心爱之物或者其他随葬用品物品。
这应该就属于陪葬品的吧。
然后把死者生前穿的衣服紧紧的插|在棺材内的两边以做固定,也为了防止抬棺材时尸体晃动。
一番坛场搞尽了之后,这才可以盖严棺材,俗话称“合龙口”。
棺材盖一旦合上,就不能再揭开了,俗话说:宁隔千里远,不隔一层板。
所以如果盛殓时娘舅家人未来到,奔丧亲人未至,龙口就不能合,棺材盖要留个缝隙,等他们看了遗体之后才能合龙口。
在邱道虞这边,盛殓入棺时还有个讲究,就是把尸体抬进棺材里的时候,要由长子捧头,其他人抬尸体,小心翼翼的把尸体放入棺材内。
这边的封建宗法思想比较浓郁,长子盛殓时捧头,起灵时摔盆,出殡时领头扯纤,以至以后祭奠时抱牌位,烧纸、酹酒都是长子一人的事,只要长子在,任何人都不能代替。
这个酹酒就是在祭奠时,捧酒杯以酒浇地,表示给神灵、鬼魂敬酒。
盖棺材和龙口时要先在棺材合口面,涂上密封的坯灰,邱道虞这边就是把房上的瓦片取下来,夯碎了加入糯米汤调制而成的胶状软膏。
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瓦片,后来直接在市场上买了那种装门窗专用的密封胶来代替。。
第99章:披麻戴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