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遭人恨(二合一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对于典庆这个人,墨君的印象还算是比较深刻的,他隐约记得在后来,典庆也被称为‘最后一名魏武卒。

    咻~

    正当墨君思索之间,突然间,一根利箭穿破空间,突兀出现在了他的前方,但还没等这根利箭靠近,就见一只粗糙且苍老的大手,直接一把将箭矢抓在了手上。

    “落星门。”

    蒙骜‘咔嚓一下将手中的箭矢折断,随后眯着眼睛,仿佛穿透了空间一样,注视到了战场的某个地方。

    那里正有一名看起来丝毫不起眼的弓箭手,满脸遗憾的收回了手中的长弓。

    虽然突然遭受袭击,但墨君脸上却没有丝毫惊慌之色,反而轻笑道:“看来我在这地方,还真是挺遭人恨的啊!这好像已经是第七次了吧!”

    “彼之英雄,敌之仇寇。难得看见李牧那老家伙行事这么冲动,看来你的到来,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啊!”

    蒙骜的脸上也是忍不住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在这种有武功存在的世界,即便是军营中也不是绝对安全。

    虽然墨君现在才刚刚来到前线没几天,但是遭遇到的刺杀、毒杀、偷袭······加起来已经差不多了有了七次。

    这一点早在自己出发之前,墨君就已经有所预料。

    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当然了。

    这也跟这段时间墨君一直待在伤兵营,给了那些刺客不少机会有关。

    否则正常情况下,墨君身处军营之中,就算有刺客潜伏进来,可想要找到刺杀他的机会,也是难度极高。

    两军开战。

    相互间安插间谍本就是寻常,这些间谍想要探查到一些地方军营的机密情报,难度很高。

    但如果只是一些常规情报,还是很简单的。

    比如说墨君来到前线,并且这段时间一直待在伤兵营救治伤员的消息,就不属于机密。

    李牧想要墨君死,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和蒙骜之前看待典庆的感情差不多,从感性角度来说,李牧完全不想杀死墨君这位堪比‘当世圣人的人杰。

    但从理性角度考虑,敌之英雄,我之仇寇。

    墨君的到来已经不是为李牧带来麻烦那么简单,墨君的到来是给李牧带来了极其巨大的压力。

    首先第一点。

    士气。

    这一点不用多言,从‘通许城沦陷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墨君来到前线,究竟给秦军带来了多大的士气增幅。

    第二点则是墨君管理后勤的能力。

    所有人都可以怀疑墨君打仗的水平,但绝不能怀疑墨君的‘医术和‘搞钱的能力,可以说只要有墨君坐镇,那么秦军将会永远拥有一个稳固的后勤。

    这对于李牧而言是极其不利的情况。

    而且这还只是墨君在前线战场上的作用,一旦等到战争结束,墨君重新回到秦国的大后方,那时墨君所展现出来的能力,才是对其余七国最大的威胁。

    所以虽然不知道这次战争秦国为什么舍得将墨君送到前线,但这一次对于其余六国······哦不,现在是五国来说,是他们最好的一次机会。

    蒙骜猜错了一件事。

    他以为墨君这段时间遭遇的七次刺杀,全都是李牧动的手脚。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因为到目前为止,李牧只下过两次刺杀墨君的指令,分别是一次‘毒杀,以及刚才那一次落星门的神箭手袭击。

    至于剩余五次,是赵、魏、楚、燕四国朝堂得知墨君来到前线之后,分别动用他们潜伏在秦军中的暗子下的手。

    “这些年我一直都缩在汉中没怎么动弹,想必其余六国这些年也是憋得够呛。”墨君摇着头,笑了笑道。

    墨君自然清楚他现在究竟有多遭人恨。

    毫不客气的说,现如今包括秦国在内,六国加起来想要刺杀墨君的人,差不多都能凑一支军队出来了。

    要不是墨君现在已经武功大成,他这次出行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危险了。

    典庆率领的最后一波袭击,最后依旧以失败告终。

    虽然典庆很勇猛,但他一人勇猛并无任何用处,他身后跟随的【新·魏武卒】虽有不逊色于魏武卒的武器装备,但可惜胆魄与气势还是差了不止一筹。

    更何况如今通许城的城墙已经差不多修建完毕,秦军修建的城墙上除了架满了长弓劲弩、落石滚木之外,同时还设有公输家族制造的‘战争机器。

    这种黑科技一样的‘战争机器,配合墨君捣鼓出来的【水泥】,简直就是天然契合的战争堡垒。

    这一波袭击退下之后,秦军与赵魏联军之间的战争,也暂时恢复了平静。

    中途双方虽然依旧偶有摩擦,但却并未掀起大规模战争。

    虽然这场战争秦国还是进攻方,但秦国如今拥有极其充沛的后勤支援,所以他们并不害怕消耗与拖延。

    恰恰相反。

    因为去年一场大雪灾,导致如今看似国力强盛的赵、魏两国,反而成为了战争的劣势方。

    ······

    这种平静一直持续了半个月。

    秋收期到了。

    大灾之后往往意味着好收成,所以今年六国的粮食收成都还算不错。

    秋收的到来算是给赵、魏两国的后勤回了一口血,这看似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上秦国等的就是赵、魏两国回这一口血。

    因为赵、魏两国去年刚刚经历大雪灾,本来今年的好收成应该用来恢复国内百姓的元气。

    一个国家的根本是底层的百姓,如果底层的百姓活不了,就意味着国家的基石将会崩塌。

    可现在秦国主动掀起战争,如果要继续打仗,就意味着今年这笔原本应该用来恢复百姓元气的收成,必须要用来支援军队。

    失去军队,意味着国家没有了防线。

    失去百姓,意味着国家没有基石。

    这是一次残酷的二选一,无论赵魏两国选择哪一条,结果几乎都是必死,而更残忍的是,实际上两国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

    ······

    (本章完)

第七十三章遭人恨(二合一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