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棉花开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闹花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花灯,棉棉没有做过。

    但是跟着爷爷赵勇,棉棉倒时学着编了一些小玩意,还曾得到过赵勇“有灵性”的一句夸奖。

    纵然是这样,着手编花灯架子时候,也是不停的闹笑话。

    赵勇跟着一帮老头,一边编着自家的花灯,一边指点着旁边的孙子和孙女们编着架子。

    为了固定成所需要的花灯架子,竹枝和竹皮是要以交叉的方式编织或用铁丝捆扎在一起。棉棉力道不够,固定的不够结实,不一会就散架了不说,还把手给弄破了。

    这下小文和小武首先不答应了。

    一群老头乐的笑哈哈的。赵勇眉笑颜开的安慰着棉棉:“没事、没事,也就是你个小女娃娃皮太娇嫩了,你看看爷爷们的手。”赵勇伸开蒲篮大的手,让棉棉看。

    一双手掌上除了打满的疙丁外,满都是细碎的划痕,伤痕累累。

    棉棉用手摸一把,硬的像砖头。

    握一握,干燥中带着温暖。

    就算是这样,小文和小武还是坚持已见。

    “棉棉没手劲,你在一旁看着就行,其他的我们四个来就行了。”

    所以,棉棉最终也只是搭个手而已。

    棉棉几个做不来大灯,就打算做五个别致的小灯,代表一人一个。

    因为才学着做,所以棉棉建议从简单的做。五个小灯就定了五样东西:西瓜、南瓜、白菜、大红辣椒、葫芦。

    开始的时候,老头们一听几个娃娃要做这样的灯,都善意的笑了。

    其中一个提醒他们:“娃们,没听说过有这样的灯笼。灯笼可都是大红色的。讲究的是要:‘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前,条件好的人家用好绒布做灯,普通老百姓用大红纸做灯,白色或蓝色的那是给去世的人做的灯。没听说过有做成你们那个样子的灯笼。”

    但是也有人接口:“那都是以前的老说法了,现在可没那么多讲究。咱农家讲究五谷丰登,说不定这五样东西做出来还好看呢。”

    于是,几个小的就矛盾纠结着做着。

    棉棉觉得应该好看,原本只是闹着玩,听了老头的话,反而放了心思在里面。

    等到初十那天,终于把灯笼全做好了。

    棉棉放下手中的毛笔后,大家都围上来看。

    别的先不说,光看那样子和那做工,先就得了喝采。

    “哎哟,几个小的不错啊!架子做的不错,糊的更是不错。这南瓜居然还带有眼睛和嘴巴,你看那嘴巴都快咧到天上了。看着喜气、高兴。”

    “还有那葫芦,居然做成娃娃样,头上的葫芦线叶绕的不错,好看!”

    “我觉得白菜好看,白菜叶子上可还爬着个虫子呢!”

    小文、小武、李奕刚和宋思远也兴奋不已。

    从没想过自己一点一点做起来东西会这样漂亮啊!

    这些蔬菜长的太可爱了有没有!

    稍微添加一点子卡通的元素在里面,获得的是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一众传统的或简单或复杂的灯笼面前,算是五枚小清新吧!

    几个人人手一灯,拎着去了乡临时办。

    那里前来交花灯等着排位置的人已经排开长队了。

    不停的有人拿了号,去挂灯了。早已有施工人员在那开始挂灯了,线路是提前三天就已经排好的,到时候,所有的灯里面都会装上灯泡,而不是点上蜡烛。

    合作社的灯笼是紧跟在棉棉他们身后送来的。

    他们做的是传统的一对富贵大宫灯,可收可放,并且动用了玻璃和红绸这样的好东西。用料一水的好木料。手艺那更不用说了。

    这些个老头这大半年来,做的一直都是精益求精的细法活,太明白精细活的好处了。

    灯笼那是怎样精致怎样来。整个灯笼,那可是一根铁丝、一个钉子都没用的,人家纯粹用的卯的。

    原汁原味的纯手工制作。

    棉棉可是私下里都和赵勇说好了,灯展一结束,这对宫灯就卖给自己吧,这可值的收藏。

    惹来郑老头一顿好笑:“为啥不学着做,学会了谁都拿不走?”

    棉棉只是嘿嘿笑。

    领了号挂了灯,几个小的又去了趟疗养院。

    李森和宋大江初八就从基层回来了,但是李奕刚和宋思远一直没搬回疗养院,依旧住在棉棉家里。

    他们爱上那热呼呼的大烧炕。

    那里有志同道合能说到一起的人。还有虽然做的简单,但是每日里有人抢着吃的饭菜。

    总之一句话,很舒服。

    李森和宋大江正说着话,就看见几个小的进来了。

    几个小的进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闹花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