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棉花开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改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棉棉带的礼物,特别合姜衡和郑彩云的心意。

    衣服穿在两人身上,特别的妥帖,更衬的两人气质出众。

    而姜衡和郑彩云自小文和棉棉几个来了后,一下子觉得自己都变得年轻了,又充满朝气了。

    小文、小武、宋思远和李奕刚他们一周只有一节课,每周五下午,两个小时。

    但是棉棉这边是两天一次课,每周一、三、五下午。两节内容,一节跟姜衡学音乐、一节和郑彩云学舞蹈。

    原本,姜衡和郑彩云是想棉棉每天来他们这边,甚至住在他们这边都行的。

    但是棉棉和小文、小武他们都谢绝了这份好心。

    自此,棉棉就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路。

    不上课的时候,棉棉练习完曲子,练了毛笔字,除了做各种好吃的,还有就是到处逛。

    不说家里面,但说这城里,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的。

    人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走路的脚步都是轻快而活跃的。

    街上的小摊小点是越来越多就是个不争的事实。

    李战军省军区这边的事情基本上都已经交接完了。

    他有调令下来,听说这次还往上挪了挪。

    棉棉不太能搞懂这个。

    王强是留下来了,一身两担当,军人服务社和军区服务社由他一人负责了。

    棉棉猜测大约李奕刚和宋思远可能在省城里呆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了。

    所以做起饭来就用了更多的心思。

    中午吃米饭,早早的棉棉把米在小锅里蒸下了,留下大铁锅,做了个回锅肉、一个炒鸡蛋、豆腐粉条豆芽乱炖。

    瞅着时间开始先做了回锅肉,用碗扣着放在锅台上,又做了豆腐粉条豆芽乱炖。

    刚给锅底下添了把火,就听到打门声。

    忙去开门,李战军站在门外正东张西望。

    棉棉叫了声:“二叔。”

    李战军看着棉棉穿着围裙,围裙做的很合身。

    “中午有我的饭没?”

    “有。但是你要帮忙。”

    棉棉一边回答,一边进灶伙。

    李战军二话不说跟了进去。

    “要我做什么?”

    棉棉站在小板凳上翻炒着菜“烧火就行了!”

    麻溜的盖上锅盖,取出一个大碗,一口气打个十个鸡蛋在碗里面。快速的搅动起来。

    等小文几个到家,鸡蛋刚出锅。棉棉盛了鸡蛋,又把提前做好的花生排骨汤给热了,一个一碗。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等棉棉听李战军说起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的时候,两眼放光。

    问李战军:“二叔,你能弄来这些东西吗?”

    李战军瞄了瞄棉棉说到:“只要你有足够的钱,还是能弄来的。”

    棉棉嘿嘿笑:“你帮我们弄个洗衣机和电冰箱吧!”

    李战军奇怪问到:“不要电视机吗?”

    棉棉摇头:“洗衣机放家里,大点的衣服,我自己就可以洗了,不用我妈再动手。冰箱放省上,这样从家里带的东西就可以保存了。”

    小文在旁边问了句:“这两样得多少钱?”

    李战军报了个数,把一干子惊的直抽凉气。

    李战军笑问到:“还买吗?”

    结果,人家全点头了。态度很坚定:买。

    李战军感叹,他这算是坐在土豪窝里了。

    如此这般日子流水一样过去了。

    在这期间郑红旗和李战军各找了个人手过来。

    小文、小武、李奕刚、宋思远外带上棉棉分别同两人见了面。

    两人已经从郑红旗和李战军嘴里知道了大概的情况,所以并没有对见自己的是几个孩子感到太大的诧异。

    几个小的凑在一起谈着对这两人的看法。

    让棉棉看来,这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研究的领域也有所不同。

    长的朴实看着憨厚年龄稍大的叫张丁,是本地人,郑红旗找来的,主要搞的就是果树种植嫁接方面的。这个人文化程度不高,主要是从实践中出来的。自己也肯动脑子。棉棉请教了他几个关天葡萄和板粟方面的问题,确实很有见地。

    而年轻点的叫严凯,只能说是本省人,距离棉棉他们这边更能偏西偏北一点,是个学农业的大学生,属于那种搞科研的人才。

    棉棉都不知道李战军是怎么把这样的人给挖过来了。

    大家讨论了一下,最终决定留下张丁。

    因为他们几个的山地绿色生态园里面除了以后的葡萄温泉山庄和小江南,就是几座山场了,上面的基本上现在都已经移种了板粟和葡萄。另外还有一些少量的别样的果子树,纯粹就是为了满足自家吃的。这样的话,张丁好象更能符合条件一些。

    但是对于严凯,人才难得呀!棉棉舍不得放手啊!

    棉棉想了想决定给自家老爸推荐一下,合作社里多样化,或许能够让严凯一展伸手。

    而赵安国对于自家儿女的建议总是很是上心的。

    合作社几个头脑碰了头后,虽然觉得种了半辈子地了,再找个年轻的指导他们怎么种地好像有点闹笑话。

    但是农民对于知识分子的发自内心的,还是让他们留下了严凯,并给予了相当高的待遇。

第一百五十二章 改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