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日常养生常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手脚冰凉的食疗养生攻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是否常在秋冬时节,或即便在温暖室内,指尖脚尖也总像浸在冰水里一般?那种由内而外的寒凉,并非多添一件衣服就能轻易驱散。这恼人的手脚冰凉,其实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内部供暖不足”的信号——根源常在气血不足、阳气虚弱或经络不畅。别担心,温暖并非遥不可及。通过精心搭配的日常饮食,我们完全可以温和而有效地点燃身体的“小火炉”,让暖意自然流淌至四肢末梢。

    nbsp一、探究寒凉根源:你的手脚为何总不暖?

    nbsp在寻求温暖之道前,需先明白寒从何来:

    nbsp1.nbsp阳虚生寒: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中医认为,人体阳气如同太阳,温煦全身。若先天禀赋不足、久病耗损、过度贪凉(如嗜食冷饮、穿着单薄露腰腹)、或随着年龄增长肾阳渐衰,导致推动和温煦的力量减弱,热量难以达于四肢末端。

    nbsp2.nbsp气血不足:气是动力,血是载体。长期劳累、思虑过度、营养不良或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都会导致气血亏虚。气血不足,则无力将温热的血液有效输送到离心脏最远的手脚。

    nbsp3.nbsp气血瘀滞:气机不畅(如长期情绪抑郁、压力大导致肝气郁结)或寒凝血脉(外寒入侵或阳虚内寒),都会使气血运行受阻,形成“堵车”,热量无法顺利送达。

    nbsp4.nbsp脾虚失运:nbsp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也负责运化水湿。脾阳不足,不仅生血无力,还会导致水湿内停。湿性重浊粘腻,进一步阻碍气血运行通道。

    nbsp二、温阳散寒食谱:点燃身体的小太阳

    nbsp此类食谱适合:怕冷明显,尤其腰膝以下冰冷,喜热饮热食,面色苍白或晄白,精神不振,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的人群。

    nbsp1.nbsp当归生姜羊肉汤(经典中的经典)nbsp功效:温中补血,祛寒止痛。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性温,补虚劳、益气血、壮肾阳。三者合力,是驱逐深寒、补养气血的黄金组合。

    nbsp材料:羊肉500克(优选羊腿肉或羊腩,带点脂肪更香),当归15克(切片),生姜3050克(拍散或切片),红枣68颗(去核),料酒适量,盐少许,清水足量。可选:枸杞一小把(最后放)。

    nbsp做法:

    nbsp1.nbsp羊肉切块,冷水入锅,加几片姜和料酒,大火烧开焯水23分钟,捞出洗净血沫(去腥膻关键)。

    nbsp2.nbsp将焯好的羊肉、当归片、生姜块、红枣放入砂锅或深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没过食材约2指高)。

    nbsp3.nbsp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1.5nbspnbsp2小时,直至羊肉酥烂。

    nbsp4.nbsp出锅前10分钟加入枸杞(如果用的话),调入适量盐即可。

    nbsp食用:喝汤吃肉,每周12次。秋冬最宜。注意:体质偏热、感冒发烧、口舌生疮者不宜。

    nbsp2.nbsp姜枣桂圆茶(随身暖饮)

    nbsp功效:nbsp温中散寒,补血养心。生姜驱寒暖胃,红枣补中益气养血,桂圆(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简单易行,日常驱寒佳品。

    nbsp材料:生姜58片(约1520克,怕辣可去皮),红枣56颗(掰开去核),桂圆肉1015克,红糖适量(根据口味),水600800毫升。

    nbsp做法:

    nbsp1.nbsp生姜切片(或拍松),红枣洗净掰开去核(易出味),桂圆肉稍冲洗。

    nbsp2.nbsp所有材料放入养生壶或小锅中,加入清水。

    nbsp3.nbsp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30分钟。

    nbsp4.nbsp关火前5分钟加入红糖搅拌融化。

    nbsp*nbsp**食用:**nbsp趁温热饮用,可反复冲泡。作为日常代茶饮,尤其适合晨起或上午饮用。胃热者、孕妇(孕早期慎用大量桂圆)注意。

    nbsp3.nbsp肉桂核桃粥(晨起暖胃能量粥)

    nbsp功效:补肾助阳,温通经脉,健脑润肠。肉桂辛甘大热,温补肾阳命门之火,是温通血脉的良药;核桃补肾温阳,润肠通便;大米健脾养胃。

    nbsp材料:大米60克,核桃仁30克(掰小块),肉桂粉12克(或肉桂棒一小段),红糖或冰糖适量(可选),水约1000毫升。

    nbsp做法:

    nbsp1.nbsp大米淘洗干净。

    nbsp2.nbsp锅中加水烧开,放入大米、核桃仁。

    nbsp3.nbsp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约4050分钟,至粥粘稠。

    nbsp4.nbsp关火前5分钟,加入肉桂粉搅拌均匀(如果用肉桂棒,在开始煮时就放入,煮好后捞出)。

    nbsp5.nbsp根据口味可加少量红糖或冰糖调味。

    nbsp食用:作为早餐或加餐,温热食用。每周34次。阴虚火旺、实热证、孕妇慎用肉桂。

    nbsp三、补气养血食谱:为身体注入温暖动力

    nbsp此类食谱适合:手脚冰凉同时伴有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容易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疲倦乏力、月经量少色淡、舌质淡的人群。

    nbsp1.nbsp黄芪当归红枣乌鸡汤(气血双补)

    nbsp功效:nbsp补气生血,温中健脾。黄芪是着名的“补气之长”,推动气血运行;当归补血活血;红枣补气养血;乌鸡滋阴补血,性平偏温,是补虚佳品。此汤气血双补,且不易上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材料:nbsp乌鸡半只(或鸡腿2个),黄芪20克,当归10克,红枣810颗(去核),生姜34片,料酒适量,盐少许,清水足量。

    nbsp做法:

    nbsp1.nbsp乌鸡洗净斩块,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捞出洗净。

    nbsp2.nbsp将焯好的鸡块、黄芪、当归片、红枣、姜片放入砂锅,加足量水。

    nbsp3.nbsp大火烧开,撇沫,转小火慢炖1.52小时。

    nbsp4.nbsp出锅前加盐调味。

    nbsp食用:喝汤吃肉,每周12次。四季皆宜,经后、产后调理尤佳。感冒、实证慎用。

    nbsp2.nbsp五红汤(平民补血暖方)

    nbsp功效: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红豆健脾利水消肿;红枣补中益气养血;红衣花生(带红皮)补血止血;枸杞滋补肝肾;红糖温中补血。材料常见,做法简单,温和有效。

    nbsp材料:nbsp红小豆50克,红枣810颗(去核),红皮花生30克,枸杞15克,红糖适量(根据口味),水约1200毫升。

    nbsp做法:

    nbsp1.nbsp红小豆、红皮花生提前浸泡23小时(或更久,易煮烂)。

    nbsp2.nbsp红枣洗净去核,枸杞稍冲洗。

    nbsp3.nbsp将泡好的红小豆、花生、红枣放入锅中,加水。

    nbsp4.nbsp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煮约1小时,至豆子软烂开花。

    nbsp5.nbsp加入枸杞和红糖,再煮10分钟即可。

    nbsp食用:nbsp温热喝汤吃豆,每周34次。可作为甜品或加餐。糖尿病患者注意红糖用量或咨询医生。

    nbsp3.nbsp黑米桂圆莲子粥(养心安神补血)

    nbsp功效:滋阴补肾,养血安神,健脾暖胃。黑米被誉为“补血米”、“长寿米”,滋阴补肾,益气强身;桂圆补血养心;莲子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此粥偏温润,补而不燥。

    nbsp材料:黑米60克,糯米30克(增加粘稠度,可全用黑米),桂圆肉20克,莲子(去芯)20克,红糖或冰糖适量,水约1000毫升。可选:红枣几颗。

    nbsp做法:

    nbsp1.nbsp黑米、糯米淘洗干净,可提前浸泡12小时(缩短煮制时间)。

    nbsp2.nbsp莲子、桂圆肉稍冲洗。如果用

第13章 手脚冰凉的食疗养生攻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