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武昌军校成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练过,对军事可谓一窍不通,恐耽误了将军的大事。”
nbsp李明一听,觉得确有道理,略作思索后说道:“要不这样吧,你就担任副校长,负责军校的日常行政和后勤管理工作。至于教务长,就由参谋长张德兼任,他对军事更为精通,由他来负责组织教学方面的事务,诸如课程设置、在军中挑选老师等工作。你平日里在军校若有闲暇,也跟着听听课,多学习学习部队军旅之事。如此一来,日后给我出谋划策时,便能更加切中要害,贴合部队实际。”
nbsp陈良策赶忙说道:“将军所言极是,在下定当不负将军所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能力,为将军分忧。”
nbsp随后,陈良策又问道:“将军,那这军校选址何处,又该叫什么名字呢?”
nbsp李明毫不犹豫地回答:“军校就设在军营内,挑选一块合适的地方,便于管理和教学。至于名字,因其位于武昌,就叫武昌军校。这里将成为咱们培养军事人才的核心之地,为咱们的部队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陈良策附和道:“将军这名字起得好,武昌代表武运昌隆之意,既与武昌地名相呼应,又与军校作用相契合,实在是太妙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李明接着说道:“咱们军中的学习班也不能停,但今后这学习班的主要面向对象要调整,不再是军官,而是军中的士兵。要让每一个士兵都能识字,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等咱们把现有的军官都轮训完之后,就要对那些识字量达标、有提拔潜力的优秀士兵进行轮训。以后咱们军官的来源,就从这些经过军校培训的优秀士兵中选拔。经过轮训的士兵,就是咱们的后备军官。”
nbsp此时,李明心中暗自思索,后世让毫无部队经验的学生,经过四年军校培养就直接担任军官,虽培养时间长,但他们没在基层当过兵,不了解底层士兵的想法,容易与底层士兵脱节。而且,这样一来就基本断了了底层士兵到军官的晋升之路,虽然有战士考学这条路,但基层士兵平日里训练、杂务繁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学习?这路子根本就是给某些人用的,这样不利于调动基层士兵的积极性。自己绝不能照搬这种模式,一定要让军官先有基层历练,再经军校培训,如此才能真正带好部队。
nbsp在李明与陈良策商议确定军校的大致规划后,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参谋长张德与副校长陈良策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是张德,军校初建,百废待兴,最为紧缺的便是师资力量。他拿着历次作战的情况报告,仔细挑选经验丰富且能力出色的军官,挨个叫来谈话,挑选表达能力强的让他们能担任军校教员,将自己的实战经验传授给学员。同时,他还要确定第一批轮训军官的名单,这不仅要考量军官们的军事素养,还要兼顾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发展潜力。
nbsp而陈良策这边,也丝毫没有闲着。他借助楚王府的关系,联系王府旗下可靠且经验丰富的商队人员。这些人走南闯北,对各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了如指掌,是地理课程最合适的授课人选。此外,陈良策还负责军校的后勤保障工作,从规划校舍建设到安排日常物资供应,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他操心。好在军校设立在军营之内,人力充足,很多建设与改造工作得以迅速推进。士兵们齐心协力,将原本的营房稍加改造,便成了整齐的校舍。
nbsp就这样,在两人的不懈努力下,仅仅十天之后,武昌军校便正式落成。操场上,两百名首批轮训的军官整齐列队,精神抖擞。李明身着戎装,迈步走上临时搭建的讲台,目光扫视着台下的学员,激动地发表讲话:“诸位!今日,武昌军校正式成立。这是我们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关键一步,也是诸位提升自我的绝佳契机。在这里,你们将系统学习兵法谋略、实战技巧,你们肩负着提升我军战力的重任。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刻苦学习,日后成为我军的中流砥柱!”
nbsp随着李明讲话结束,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武昌军校的第一期,就此正式开启。
喜欢。
第311章 武昌军校成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