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滴灌技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r/>
廖长春踉踉跄跄地跟着,鞋底在水泥地上蹭出刺耳的声响。
走进办公室。
“咔嗒”一声脆响,门锁被中年人利落地拧上。
廖长春站在办公室中央,目光不自觉地被墙上那幅巨大的《全国农业发展规划图》吸引。
图上用红蓝铅笔标注的线条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中年人快步走到铁灰色的保险柜前,转动密码盘时发出“咔哒咔哒”的机械声响。
“哗啦。”
厚重的柜门被拉开,中年人从里面取出一份牛皮纸档案袋。
上面盖着“机密”字样的钢印。
“您看。”
中年人抽出文件时,一张泛黄的照片滑落在地。
廖长春弯腰捡起,照片上是一排奇怪的金属装置,旁边站着几个戴安全帽的外国人。
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1956年5月,试验场”。
文件抬头赫然印着“滴灌技术可行性报告”,下方那行小字“1956年试验数据”的墨迹已经有些晕染。
廖长春的指尖微微发抖。
林川画在纸上的草图,竟和这机密文件里的设计图有七八分相似。
“同志,”中年人声音发紧,“您说的这个技术,和苏联专家带来的机密资料一模一样。”
廖长春喉结滚动,汗水顺着鬓角滑到下巴:“这,这是苏联技术?”
“不。”
中年人摇摇头,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外文杂志。
封面上的希伯来字母像天书般扭曲着,但内页的图示清晰可见。
那是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灌溉系统。
“这是以色列的新型农业技术,据说用水效率高达90%。”
他叹了口气,眼镜片上蒙了一层雾气,“现在旱情严重,我们也想投入研究,只是人手不足……你说的这位农民,多大年纪?”
“二十七八岁吧……”廖长春说道。
“二十多岁?”中年人惊叹一声,镜片后的眼睛瞪大了,“果然劳动出真知啊!”他往前倾了倾身子,“你们做实验了吗?”
“没有啊,”廖长春摇摇头,额头上又沁出几滴汗珠,“我是公社书记,听他提起这个技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才专门来请教……”
“哦你是公社书记啊?”中年人这才注意到廖长春洗得发白的干部装上别着的红徽章,态度顿时热切了几分,“这个技术的确很好,你们可以做做看!”
廖长春闻言,脸上终于露出喜色,但随即又皱起眉头:“主要是这个水管搞不定,拿不到计划指标……”
“啪!”
中年人突然一拍大腿,震得桌上的搪瓷缸都跳了跳:“我给你水管啊!我们有指标!”他转身拉开抽屉,取出一叠盖着红印的批条,“你给我试验数据,我给你水管,行不行?”
“太行了啊!”廖长春兴奋道。
“要多少?两千米够不够?”
“真的?那太好了!”
廖长春激动得声音都提高了八度。
“先批你们两千米塑料管,按试验田特供指标走!”
廖长春布满老茧的手掌在裤腿上使劲擦了擦,这才小心翼翼地接过批条。
手一直发抖。
好家伙,这可是紧俏物资啊!
去年为了要两百米浇地用的胶皮管,他跑了三趟县里都没批下来。
“你刚才说……还有别的?”中年人推了推滑落的眼镜。
廖长春翻开皱巴巴的小本子,手指在发黄的纸页上摩挲着:
“嗯……沼气点灯做饭……塑料大棚……”
中年人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他的眼镜片在灯光下反着光,却遮不住那双瞪得溜圆的眼睛:
“等等!你刚才说沼气?塑料大棚?”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铁皮文件柜前,哗啦啦地翻找起来。
“找到了!”中年人抽出一叠用牛皮绳捆着的文件,灰尘在阳光下飞舞。他急切地解开绳结,抽出几张图纸:“这些都是我们的重点攻关项目啊!”
廖长春下意识往后缩了缩:“就、就是些想法……”
“想法?”中年人激动地挥舞着文件,纸张在他手中哗哗作响,“省里拨了五万块科研经费都搞不定的技术,你们一个生产队就想出来了?”他突然压低声音,凑近问道:“同志,你们公社是不是藏着什么高人?”
廖长春感到手心沁出了汗。
他想起林川蹲在田埂上画图的样子,那双总是闪着精光的眼睛,在阳光下眯成一条缝;粗糙的手指在泥土上划出流畅的线条,嘴里还叼着根狗尾巴草。
那小子平时蔫了吧唧的,可一说到种地的事儿,整个人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就是……”廖长春咽了口唾沫,喉结上下滚动,“就是个爱琢磨的农民……”
他有些后悔了。
不知道这趟省城之行,究竟是给公社带来了机遇,还是惹上了麻烦。
“啪!”
中年人突然拍案而起,震得桌上的搪瓷缸都跳了跳:
“这样!我明天就带技术员去你们公社!”
“啊?这么快?”
“越快越好!”
中年人一把抓过桌上的电话:“我现在就安排车!”
第351章 滴灌技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