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谍战,越坑鬼子越升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4章 你不尊重知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甲午战争后,日本除了在东三省各地布满情报网,日本还在沪市建立了东亚同文书院。

    它是日本在华以民间社团为面目的两个最大的情报组织之一。

    1898年,东亚同文会成立。

    在日本东京设立本部,在华国沪市、北平、汉口等地设立支部。

    参加东亚同文会的,均是日本政界的风云人物。

    其首任会长是日本贵族院议长近卫笃麿,其子是大名鼎鼎的近卫文麿。

    其办学宗旨宣称:“讲中外之实学,育中日之英才,一树中国富强之基,一以固中日辑协之根,所期在保全中国,定东亚久安之策,立宇内永和之计。”

    实际上,当时负责东亚同文院的根津一,并没有打算将东亚同文书院办成一个教育机构、学术团体。

    身为陆军参谋本部大尉的他,召集燃烧着“天皇的忠诚战士”斗志的行家们。

    旨在培养这些尖兵,以通商口岸为据点,像水浸染一般席卷华国才是最理想的。

    自开办起的20年里,东亚同文书院只招收日本学生。

    而且接受日本政府的大量财政资助,并受日本政府管辖和监督。

    院内设置的课程大多与华国有关。

    通过长期的汉语学习,加上特殊的专业训练,书院的日本学生留上长发或戴上假发套,就可以自由如风地在华国内地活动。

    东亚同文书院承袭了乐善堂和日清贸易研究所的传统,十分重视对中国社会状况的实地踏访。

    从第一届开始,每届学生都会用3个月至半年时间,数人结成一组,或乘车坐船,或骑马徒步,足迹遍及除西藏以外的所有地区。

    学生们非常清楚学习和旅行调查的终极目的。

    在书院第9期学生入蜀考察前,学员们公然打出了这样的标语:

    “不要命,不要名,不要钱,满怀着不平、野心,郁愤丛积,远离故土,会有看到大和樱花与旭日国旗在蜀山之巅高高辉耀的那一天。”

    他们的调查线路如蛛网般遍布中国,有的还涉足东南亚和俄国西伯利亚及远东。

    除了日本一向关注的东北、华北,东部和中部一些省份的县级以上城市,越来越多地被纳入调查的范围。

    而且调查地域有明确的选择性,调查活动以地理位置或经济地位较高的地区为重点推进。

    越往后,调查活动越专业化。

    历届学生的调查报告,均装订成册。

    每年印5份抄本,分别送交日本外务省、农商务省及陆军参谋本部参考。

    东亚同文会、同文书院也各保存一份。

    以这些调查报告为基础,同文书院出版了《支那经济全书》和《支那省别全志》。

    《支那经济全书》的“叙”里如此写道:“所谓经济事项者,网罗靡遗,本末具举,洋洋乎大观哉。此书一出,其裨益于我贸易产业者,岂浅鲜也乎?”

    在它设立的三十年里,给日本对华的情报工作作出了大量的贡献。

    东亚同文书院曾经位于英租界的大马路泥城桥畔,后来搬迁到徐家汇虹桥路。

    在今年初,又霸占交通大学的日本间谍培训机构。

    此时的书院院长是大内畅三,在今年他还想将书院升格为大学。

    为此,他向东亚同文会近卫文磨会长就此事进行了磋商。

    东亚同文会对这个建议也十分赞同,并向外务大臣有田八郎提交了《东亚同文书院设立申请书》。

    只是形势突变得让他措手不及,谁能想到大好形势一朝尽毁。

    以前有多趾高气昂,现在就有多扑

第324章 你不尊重知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