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集:数字化记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糖龙技艺的数字新生
nbsp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着双生谷,阿竹站在谷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远处山路上零星的身影。那些背着行囊的年轻人大多是来学糖龙技艺的,可这两年,队伍明显稀疏了些。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系着的糖龙挂坠——那是风痕用第一锅成功的糖液给她捏的,鳞片上还留着他指腹的温度。
nbsp“在想什么?”温如霜端着两碗山泉水走过来,青瓷碗沿凝结着细密的水珠。她鬓角已染了些霜色,可眼神依旧清亮,“昨日李村的后生说,城里的孩子们都在玩会发光的塑料龙,说咱们的糖龙太脆,摆不了三天就化了。”
nbsp阿竹接过水碗,冰凉的触感顺着掌心蔓延开。她想起三年前在异国展示糖龙技艺时,那些蓝眼睛的孩子围着刚成型的糖龙惊叹,可当她讲解熬糖火候的讲究时,后排已有孩子低头刷起了便携终端。“如霜,”她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咱们是不是该让糖龙学会‘飞进那些小方块里?”
nbsp风痕恰好从工坊出来,手里还攥着半截没完工的糖龙骨架。听到这话他愣了愣,糖勺在晨光里划出一道弧线:“你是说……那些能存影像的匣子?上次镇上供销社的王主任带来过,说叫摄像机。”
nbsp三人踩着露水往工坊走,石板路上的青苔被踩出深浅不一的绿痕。工坊里弥漫着焦糖与薄荷的混合香气——那是去年发现的草药配方,能让糖龙多存半个月。墙角堆着半人高的牛皮纸,里面全是各地传承人寄来的糖龙故事,有的字迹娟秀,有的带着孩童的涂鸦。
nbsp“我去城里见过,”风痕将糖勺搁在青石灶上,火星子在灶膛里噼啪作响,“学堂用那个叫电脑的东西教算术,比算盘快十倍。要是把咱们做糖龙的法子录进去……”
nbsp“不止法子。”温如霜翻开墙角的樟木箱,里面是这些年收集的宝贝:有西域商人用香料绘制的糖龙图谱,有江南绣娘绣在绢上的糖龙纹样,还有漠北牧民刻在骨头上的糖龙图腾。“这些都该留下来。不然再过几十年,谁还记得糖龙为什么要捏七寸长的龙须?”
nbsp三天后,一辆挂着省城牌照的面包车碾过谷口的碎石路。带队的张导演推了推眼镜,看着眼前爬满青藤的石屋直咂舌:“阿竹老师,您确定要把熬糖的黑烟也拍进去?我们电视台拍美食节目,都得用滤镜……”
nbsp阿竹正往青石灶里添柴,火光在她眼角的皱纹里跳跃:“张导,您看这灶膛里的火,得烧到槐木芯子发红,糖液才能熬出琥珀色。要是连烟火气都没了,孩子们学去的,还能叫糖龙技艺吗?”
nbsp张导演看着她往铜锅里倒麦芽糖浆,金黄的液体在柴火映照下泛着绸缎般的光泽。风痕正用铜钳调整灶门的通风,温如霜则在案前摆开十二种模具,从商周的夔龙纹到明清的祥云纹,每一件都刻着岁月的包浆。他忽然明白,这不是简单的教学视频,是要把双生谷的晨昏、老灶的温度,都封存在数字里。
nbsp拍摄比想象中难。第一天拍“拉糖”环节,风痕的手掌被滚烫的糖液烫出燎泡,却坚持要重拍:“刚才拉的弧度不对,龙身该像山谷里的溪流,得有自然的弯度。”温如霜为了讲清“糖龙
第421集:数字化记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