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逸霄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4集:国际交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这龙鳞,用你们的吹糖技法做出了我们和果子里39;霰39;的质感。34;

    nbsp阿竹笑着将刚做好的樱花糖龙递给围拢的孩子们。孩子们的和服袖口沾着糖渣,却争相举着自己的作品展示——有的给糖龙加上了鲤鱼旗的尾巴,有的让龙爪握着御守,最妙的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竟用抹茶粉给糖龙点了颗美人痣。

    nbsp展会最后一天的巡游活动上,发生了令所有人难忘的一幕。当阿竹他们推着三米长的巨型糖龙走过银座时,沿街的太鼓队突然改变了节奏,将原本激昂的34;??子34;乐调成了舒缓的34;尺八34;曲。风痕灵机一动,指挥众人随着音乐舞动糖龙,金色的龙身在夕阳下起伏,竟与街对面神社前飞舞的鲤鱼旗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34;这糖龙的关节是怎么做到如此灵活的?34;一位白发苍苍的能剧演员追上来询问,他的紫色34;胁差34;(日本短刀)在腰间轻轻晃动,34;我们的能剧面具讲究39;一瞬之姿39;,你们这糖龙却能演绎万千姿态。34;

    nbsp温如霜掀开龙腹下的暗扣,露出里面用蜂蜡和竹篾制成的关节:34;这是借鉴了我们古代39;机关术39;的原理,就像你们能剧里的39;舞39;与39;谣39;相辅相成,刚柔并济才能有神韵。34;老人听完深深鞠躬,郑重地将一枚能剧面具纹样的徽章别在了温如霜的衣襟上。

    nbsp从悉尼歌剧院旁的露天展台,到开罗金字塔下的文化市集,糖龙的足迹渐渐遍布世界。在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阿竹学会了用土耳其软糖的技法给糖龙做内馅;在墨西哥城的亡灵节上,风痕将糖骷髅的元素融入龙角设计;最令人称奇的是在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温如霜竟用巴西果浆调出了彩虹色的糖液,让糖龙在桑巴舞曲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nbsp但最触动他们的,始终是那些跨越文化的共鸣。在马德里的广场上,当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者看到糖龙随吉他节奏摆动时,即兴跳起了融合弗拉明戈与中国古典舞的舞步;在开普敦的小镇,非洲鼓手为糖龙表演配上了《黄河大合唱》的鼓点;甚至在北极圈附近的芬兰小镇,萨米人用驯鹿皮给糖龙做了件御寒的34;外套34;,让它在极光下依然保持挺拔。

    nbsp两年后的春节,双生谷的山洞里多了面新的展示墙。阿竹正将巴黎老太太送的明信片贴在正中央,左边是东京展会的樱花糖龙照片,右边是伊斯坦布尔市集的糖浆配方。风痕捧着摩洛哥哈桑寄来的染缸样本走进来,温如霜则在整理孩子们用各国语言写的感谢信。

    nbsp3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才来电话,34;温如霜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34;说糖龙技艺已经正式入选39;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9;,下个月要在纽约总部举办专场展示。34;

    nbsp洞外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新一批小传承人正在谷口练习熬糖。阿竹走到洞口,看着夕阳将孩子们的身影拉得很长,铜勺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金色的糖液在青石板上勾勒出条条游龙。那些龙有的带着威尼斯玻璃的剔透,有的透着京都和果子的温润,却都在尾端藏着颗小小的中国结。

    nbsp风痕递过来刚做好的糖龙,龙睛用的是巴黎送来的琉璃珠,龙鳞混了和三盆糖的细腻,龙腹的暗纹则借鉴了摩洛哥染坊的几何图案。阿竹接过时,指尖传来熟悉的温热,仿佛能触到这门手艺穿越千年的脉搏。

    nbsp34;还记得第一次在山谷里做的那只糖龙吗?34;温如霜望着洞顶悬挂的各国糖龙作品,那些作品在火把的映照下仿佛活了过来,34;当时总担心它会化在雨里,现在才明白,真正的传承从来不怕时光侵蚀。34;

    nbsp远处的村庄突然响起鞭炮声,原来是村民们在庆祝糖龙技艺申遗成功。阿竹举起手中的糖龙,看它在烟火的光芒中流转着万千色彩。这只诞生于双生谷的糖龙,如今已在世界的风中学会了新的舞姿,而它舞动的轨迹,正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笑容,紧紧系在了一起。

    nbsp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洞口的糖龙们仿佛真的活了过来。它们带着巴黎的浪漫、东京的精致、伊斯坦布尔的神秘,在古老的山谷里跳起了属于世界的舞蹈,而舞池中央,永远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那不灭的光芒。

    喜欢。

第424集:国际交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