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逸霄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9集:海外教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墨色与糖光

    nbsp双生谷的晨雾还没散尽时,阿砚已经蹲在晒糖场边缘,看着竹匾里琥珀色的糖块在阳光下渐渐泛起油亮的光。竹影在糖块上投下细碎的晃动,像极了祖父生前总说的“糖龙在呼吸”。

    nbsp“师父,这批麦芽糖的黏度还是差了点。”十七岁的艾米莉举着游标卡尺跑过来,她亚麻色的头发用根竹簪胡乱束着,发尾还沾着点昨夜熬糖时溅上的糖霜。这个德国姑娘三年前跟着人类学教授父亲来考察,如今成了谷里第一个非华裔学徒。

    nbsp阿砚接过卡尺,镜片后的目光在刻度上停留片刻:“霜降前收的甘蔗总这样,得在窖藏时多铺三层松针。”他俯身捡起块碎糖,在指间搓揉成米粒大小,“你试试,传统技法里,判断糖性要靠指尖的温度。”

    nbsp艾米莉学着他的样子揉搓,忽然“呀”了一声。那块糖在她掌心化成透明的珠,坠落在青石板上,竟拉出半尺长的银丝。阳光穿过银丝,折射出虹彩般的光晕,像极了传说中糖龙吐息的模样。

    nbsp“这就是《天工开物》里说的‘牵丝如瀑吧?”艾米莉眼睛亮起来,她最近正在啃这本线装书,书页边缘已经被翻得发毛。

    nbsp阿砚点点头,望着远处谷口那棵千年银杏。上个月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人来,说海外有上百封邮件询问糖龙制作技艺,其中不少是中学生。“光靠视频教程不够,”当时他摸着银杏粗糙的树皮想,“得让他们能摸着门道,还得懂这门道里的讲究。”

    nbsp编教材的事就这么定了。阿砚带着三个徒弟——艾米莉、主攻插画的小林、在伦敦留过学的阿明,把谷里那间废弃的碾坊收拾出来当工作室。第一晚点灯时,艾米莉突然指着墙角的蛛网笑:“你们看,蛛丝的弧度和糖龙的颈线多像。”

    nbsp大家凑过去看,果然。小林当即铺开宣纸,就着月光勾勒出第一幅步骤图的草稿:一只蜘蛛在网中央,蛛丝被红笔描成糖龙的轮廓。

    nbsp真正的难题在翻译。“‘熬糖时要听风怎么翻?”阿明对着电脑发愁。这句话是说熬糖的火候要根据风力调整,艾米莉想译成“listennbsptonbspwind39;snbspwhisper”,阿砚却摇头:“老一辈是说,风里有湿度,有节气的脾气。”

    nbsp最后他们在这句英文旁画了幅小图:春分的风里飘着柳絮,霜降的风卷着枯叶,风穿过糖锅时,糖液泛起的涟漪各不相同。

    nbsp艾米莉负责测试步骤的可行性。她发现欧美家庭常用的平底锅比传统铜锅导热快,于是在“熬糖”章节加了个小贴士:用陶瓷勺每隔三十秒搅拌一次,勺底留下的糖渍若呈蜂蜜色,就该离火了。配图是她拍的对比照:铜锅熬出的糖色偏琥

第439集:海外教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