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集:味觉创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糖融四季香
nbsp暮春的双生谷,风里裹着新抽的竹韵与若有若无的甜香。苏棠背着她的糕点工具箱,踩着青石板路往谷深处走时,远远就看见那座挂着“糖龙传承基地”木牌的院落里,烟雾正从熬糖的铜锅上方袅袅升起。
nbsp她是城里“棠味”糕点铺的主理人,以擅长将时令花果融入甜点闻名——清明的艾草青团、盛夏的荔枝酪、深秋的桂花米糕,每到时节,铺子门口总要排起长队。可半个月前,她在非遗展上见到林砚秋制作的糖龙时,还是被那抹剔透的琥珀色震住了:龙角锐利如凝霜,龙鳞层层叠叠映着光,连龙须都带着若飘若摇的灵动,可当她忍不住问“能尝吗”,那位年轻的传承人却笑着摇头:“苏师傅,糖龙是观赏非遗,熬糖时为了塑形和保存,糖料里加了不少凝固剂,口感发脆发涩,没法吃。”
nbsp就是这句话,让苏棠动了心思。她花了三天时间整理出十几页的花果糖配方,又托人联系上林砚秋,才有了这次双生谷之行。
nbsp“苏师傅,您这箱子里装的是什么?”迎出来的林砚秋穿着素色布衫,袖口沾着点点糖霜,他身后跟着两个学徒,正好奇地盯着苏棠手里沉甸甸的箱子。
nbsp苏棠打开箱盖,露出里面分门别类的玻璃瓶:浅绿的茉莉蜜、橙黄的柑橘酱、粉白的桃花露,还有一小袋晒干的桂花和菊花。“我想试试,让糖龙既能看,又能吃。”她拿起一瓶茉莉蜜,凑近林砚秋,“您闻,这是今年头茬茉莉窨的蜜,甜里带清苦,不会抢了糖本身的香。”
nbsp林砚秋却没接那瓶子,他转身引着苏棠往熬糖房走,铜锅下的柴火正旺,锅里的白砂糖在高温下慢慢融化,渐渐变成琥珀色的糖浆。“苏师傅,不是我泼冷水,”他用长勺搅动着糖浆,声音里带着几分固执,“糖龙传承了两百多年,靠的就是‘形——龙要威风,鳞要分明,要是加了花果料,糖浆的黏度和凝固度都会变,到时候龙形塌了、碎了,那还叫糖龙吗?”
nbsp苏棠没反驳,只是盯着那锅糖浆看。她注意到林砚秋搅动的速度越来越慢,额角也渗了汗——熬糖是个技术活,火大了会糊,火小了糖不凝,哪怕差半分钟,口感和形态都会天差地别。“林师傅,我知道您在意形,”她忽然开口,“但您想过吗?现在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要是糖龙只能看不能吃,他们可能看一眼就忘了。可要是能让他们咬一口,尝到春天的茉莉香,夏天的柑橘甜,他们会不会记着这味道,再来看您做糖龙?”
nbsp林砚秋的动作顿了顿。他想起上个月带学徒去城里做展演,有个小朋友指着糖龙问妈妈“能不能吃”,妈妈摇头说“不能”后,小朋友立刻就拉着妈妈走了。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沉默半晌,终于把长勺递给苏棠:“那您试试,不过先说好,要是龙形做不出来,可不能怪我这老方子。”
nbsp苏棠笑着接过勺子。她先舀了一勺糖浆,滴在冷瓷盘上,等糖浆凝固后捏了捏——确实如林砚秋所说,硬得像块小石子,嚼着还有股涩味。她从箱子里拿出茉莉蜜,倒了一小勺进锅里,快速搅动起来。蜜里的水分让糖浆泛起细密的泡沫,林砚秋在旁边看得紧张:“苏师傅,您慢着点,别把糖浆搅泄了!”
nbsp“放心,我心里有数。”苏棠的动作稳得很,她常年做花果糖,知道多少水分该配多少糖,熬到什么程度能兼顾口感和形态。约莫五分钟后,她又舀了一勺糖浆滴在瓷盘上,这次凝固的糖块捏起来带着点弹性,她掰下一小块递到林砚秋嘴边:“您尝尝。”
nbsp林砚秋犹豫着咬了一口,先是尝到熟悉的焦糖甜,紧接着,一股清冽的茉莉香从舌尖漫开,涩味淡了很多,嚼起来还有点软糯。他眼睛亮了:“这……这真能做成糖龙?”
nbsp“试试就知道。”苏棠把糖浆倒进早已准备好的模具里——那是林砚秋特意缩小的龙形模具,方便试错。等糖浆半凝时,苏棠用小刻刀轻轻划出龙鳞的纹路,又用镊子夹起两小段染了绿色的糖丝做龙须。半个钟头后,当她把模具倒扣,一条巴掌大的“茉莉龙”落在纸上时,林砚秋和学徒们都凑了过来。
第449集:味觉创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