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酿秋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下为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余幼嘉阴阳怪气的时候不多,但每每阴阳怪气,必定见血封喉。

    nbsp她此意,原是反驳朱焽所说的‘种田很好。

    nbsp若国泰民安,种田当然好。

    nbsp若不安.......

    nbsp种田便是勒于脖子上的一节绳索。

    nbsp这种需要等候,守望的活计,并不适合于随时会崩碎且奔逃的乱世。

    nbsp纵使是能等到一季的收成,一时的收成,也都注定无法填饱天下的百姓,无法救此等大厦将倾的王朝......

    nbsp她以为这位爱好别致的朱世子会如城外辨别真假流民时一般,多少有些羞赧之态,继而反思己身。

    nbsp但,没有。

    nbsp朱焽慢慢啃着手中那个喷香的馒头,轻声道:

    nbsp“慢慢来嘛。”

    nbsp这回,反倒是余幼嘉有些没听懂,又问了一遍:

    nbsp“什么?”

    nbsp朱焽掰下一块馒头,又放进了嘴中,他慢条斯理的嚼,慢声细语的讲,宛若在讲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nbsp“不欲欺瞒余县令,我率领商队来此的路上,其实也碰到过不少往南地流窜的流民,他们乞求食物,我便会给他们,可他们得到食物,便会想要更多,甚至会动手抢夺,意图害我们性命。”

    nbsp“我觉得这样不对,这样不好,可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

    nbsp“抛却一条活生生人命的事,我做不到,也不愿意做,可我给了他们足够的粮食,他们反倒对我们下手,甚至对彼此下手,互相抢夺......却也活不下来。”

    nbsp“我思量很久,也纠结许久,直到来到崇安,心中才有些明悟——”

    nbsp朱焽稍稍停顿一息,回想起那日城外余幼嘉对待流民的英姿,不由得笑道:

    nbsp“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nbsp“余县令能辨析流民,也能一下稳住流民的思绪,让那些本已早生了恶志的流民们活下来,安稳下来,甚至还心甘情愿留在崇安耕种......”

    nbsp“更能让千疮百孔的崇安上下一心,组建娘子军,修习演武场,对那些意图学门手艺的百姓慷慨教学,甚至连炊房温饱都安排的细致明白......”

    nbsp朱焽稍稍停顿一息,旋即夸赞道:

    nbsp“余县令,你真的很厉害。”

    nbsp余幼嘉被如此莫名其妙的一夸,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可没等她开口,朱焽好似打开话匣子似的,继续往下说道:

    nbsp“我自忖做不到这些,便只能往别的事上去想想办法。”

    nbsp“譬如,种田。”

    nbsp“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欲知天下......则势必躬亲。”

    nbsp余幼嘉眼皮抽动一瞬,终于后知后觉明白面前的温吞青年到底想说什么。

    nbsp朱焽捧着馒头,指了指面前那块田垄,方才笑道:

    nbsp“此处田,并非一蹴而就。”

    nbsp“那儿的田是前日种的,那儿的田是昨日种的,直到今日,才种到了我们面前这块田......”

    nbsp“我能自己当个百姓,我便知道一亩田地需要多少春种,需要多少人力,又减多少赋税,才能令百姓富足,安康。”

    nbsp他的语气轻慢,却带着别样的神采:

    nbsp“我今日学了崇安的治民之法,明日回淮南耕种,百姓富强,没准后日平阳,庐陵等地也会竞相效仿......”

    nbsp“这天下,总能慢慢修生养息回来。”

    nbsp修生养息.....

    nbsp修生养息.....

    nbsp余幼嘉眼皮颤动,在心中默念几遍,心中陡然窜出一个不该有的词来——

    nbsp仁君。

    nbsp此时的朱焽,虽仍是浑身泥泞,手里还捧着杂面混就的大馒头,可青年的气度心性,太像一个仁君,明君。

    nbsp暴政后的新皇朝,若是能迎来一个轻君贵民的仁主慈君......

    nbsp天下之幸。

    nbsp余幼嘉沉了沉心头那口说不上来的气,试探道:

    nbsp“世子如何视天下,又如何视百姓?”

    nbsp这还是余幼嘉第一次称呼对方为世子,可朱焽却恍若未闻,只仍是从前的一副荣辱不惊的模样。

    nbsp他看向已经种满春种的田地,又远眺青天白日的穹顶,好半晌,才仍是一派风轻云淡的温笑道:

    nbsp“天下为公。”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下为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