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朱元璋的功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r/>    nbsp哪怕是他们很有钱,也不愿意多交一点点。

    nbsp如此重利,张士诚就从利益方面动手,来一个釜底抽薪。

    nbsp你不是觉得穷乡僻壤的税收政策比你们好?你们不愿意多交?

    nbsp地方的政策不会改,但人是活的。

    nbsp你觉得那儿税低,就送你过去呗?

    nbsp外地的月亮比较圆,你又不去。

    nbsp朝廷送你去,你又不乐意了。

    nbsp虽然大规模迁徙这事儿也麻烦,但古代经常发生。

    nbsp而且明初也是非常适合干这个的。

    nbsp因为地大,有些地方人口少的可怜,不均匀。

    nbsp东边江浙一带富庶之地,人口众多。

    nbsp而南边、西边、北边,几乎成了流放之地。

    nbsp什么北方的宁古塔,南方的岭南、西边的龙场。

    nbsp所以,纵观历史,基本上都是东边江浙一带最发达。

    nbsp其他三个地方,越远条件越差,导致人也不多。

    nbsp真要是大迁徙,不仅能够让各地人口均匀,人才也均匀,都得到好的发展,还能尽快实现南北融汇。

    nbsp要知道,燕云十六州已经丢失了很多年了,北方的百姓在明以前,几乎都快彻底脱离华夏这个大家庭。

    nbsp朱元璋最大的功劳,就是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再造华夏。

    nbsp否则,没有明朝,没有汉人收回燕云十六州,那么南北可能彻底分裂。

    nbsp北方的人就会慢慢的忘记原来和南方是一家人,归属感会越来越淡,直到彻底断了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甚至南方会彻底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下,会随时被肆意的欺压。

    nbsp如今,朱元璋收复燕云十六州,可北方和南方,还是有隔阂,毕竟大家分家了几百年,差一点就成外人了。

    nbsp所以朱元璋在南北融合这一块也一直在努力。

    nbsp比如朝廷的政策优待北方一些,科举偏向北方一些,兵力部署也重点在北方。

    nbsp如果这时候提出大迁徙,南方的人去北方,那就会加快南北融合。

    nbsp所以,张士诚用迁户口来吓唬江浙一带的百姓,也不是真就吓唬吓唬。

    nbsp如果北方归属感不强,那么迁户口,让南北的人口互相渗透,也是融合南北最直接有用的办法。

    nbsp因此,江浙一带的百姓怕了,一下子就开始积极交税。

    nbsp生怕谁慢了一步,被户部打上想去穷地方的标签,给他们强行迁徙,为华夏各地大融合做贡献……

    nbsp毕竟,明初可是移民的高峰期,各地都还在搞移民工作呢。

    nbsp比较出名的,就是明初的大槐树移民!

    nbsp“还得是你张士诚啊,果然,没有人比你更了解江浙一带的百姓。”

    nbsp朱允熥笑道,张士诚开心的昂着头颅,给他牛逼坏了!

    nbsp这时候,朱元璋来了一句:

    nbsp“其实也不是不能真让江南一带百姓移民去北方,江南一带的百姓精明,去了北方,真能把北方带动起来。

    nbsp毕竟……北方的燕云十六州,真的丢失了几百年啊。如今收回来了,也应该好好的带带他们。”

    nbsp朱允熥看向朱元璋,其实朱元璋还是很操心天下的。

    nbsp你可以说朱元璋坏,心狠,杀官如杀狗。

    nbsp但你不能否认

    nbsp他收回了丢失几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使华夏完整。

    nbsp他将岌岌可危的华夏,再次大一统了。

    nbsp他恢复了汉人正统,驱逐了民族屈辱!

    喜欢。

第248章 朱元璋的功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