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开拓视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息看了半晌禾苗,郭沛儒还没发现他,依旧在前面插秧,时不时观察水稻授粉情况。
nbsp身边壮丁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县令大人这也太认真了,没发现侯爷已经来了么。
nbsp“咳咳——”
nbsp壮丁轻咳两声,郭沛儒才回过神来。
nbsp刚一转头,就是看到了陈息。
nbsp愣住。
nbsp这人,怎么这么眼熟。
nbsp他有些想不起来了。
nbsp陈息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他肩膀:
nbsp“怎么县令大人,不认识本侯了么?”
nbsp一听这话,郭沛儒吓了一跳。
nbsp脑海中立即浮现在烟城时的场景,自己被人打晕,再次醒来时,便到了关内。
nbsp不光自己懵逼了,家眷们也都懵逼了。
nbsp一家人整整齐齐出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是哪?
nbsp后来有人和他们解释,才知道事情前因后果。
nbsp开始时,他吵嚷着要回关内,奈何他们全部被软禁起来,每天好吃好喝供着,只告诉他们,侯爷回来后,会给他解释。
nbsp可等着等着,关外传来安北侯大胜朝廷20万大军消息。
nbsp紧接着,自己的老上司们,全部跟随右相入关,辅佐安北侯治理城池。
nbsp大批百姓涌入关内,发放种子,颁布新政......
nbsp郭沛儒也得到了重新任命的机会。
nbsp被分配到东淮府后,他见前列县水资源充沛,还有当地烟城的百姓,带着禾苗过来。
nbsp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开展水稻试验田,种植禾苗。
nbsp他本是江南人,在烟城当县令时,就利用京南运河的便利,运输一批江南府水稻禾苗来,打算种植。
nbsp这次正好给了他机会。
nbsp刚规划出10亩试验田,侯爷就来了。
nbsp“哎呀,侯爷......”
nbsp郭沛儒说罢就要下跪行礼。
nbsp他十分佩服陈息的新政,尤其是不收取百姓人头税,还有摊丁入亩的政策,简直惊为天人。
nbsp再后来查办地主老财,将土地收为县府所有,无一不是利民之举。
nbsp在这种政策支持下,给了他发挥特长机会,带着百姓搞起了水稻试验田。
nbsp此时再见到侯爷,他有些局促。
nbsp陈息表现的很和气,主动扶起他:
nbsp“不必多礼,咱们一起来做。”
nbsp拿起禾苗与他一起插秧。
nbsp“哎呀侯爷,这些都是粗活......”
nbsp陈息一边干活,一边开玩笑:
nbsp“县令大人都能做得,本侯自然也能做得。”
nbsp壮丁们见侯爷与县令老爷,都在做工,惊呆了。
nbsp这次田里的活计,哪是贵人们干的活呀。
nbsp他们活这么大,包括祖上都没见过贵人干活,但今日就这么发生了。
nbsp那还说啥,跟着干吧。
nbsp一个个更加卖力了。
nbsp李月恩很尴尬,她穿的服饰不便做工,但也不闲着。
nbsp帮众人倒倒水什么的。
nbsp一上午时间悄然而逝。
nbsp午时坐在田间地头用饭。
nbsp吃的是有些发霉的糙米,附近村民送来两条刚打上来的鱼,招待侯爷。
nbsp都是很普通的饭食,但陈息吃的异常香甜。
nbsp饭间,问郭沛儒县城的粮食储备情况。
nbsp后者重叹一口气:
nbsp“侯爷,百姓刚刚入关,虽然州府下发一批军粮,但还是不够百姓吃食。”
nbsp“如今未到收成,百姓都在节衣缩食,您看......”
nbsp手指着远处山间:
nbsp“山上的野菜啊,蘑菇啊,都快被百姓挖绝了。”
nbsp“还不知道,能不能挺到秋季呢。”
nbsp陈息微微点头,这么多百姓涌入关内,原本储存的粮食,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消耗。
nbsp虽然连发三次军粮,但也解决不了这么多百姓的吃饭问题。
nbsp之所有没有立即攻打北寒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nbsp正是春耕时期,一打仗,就要荒废大片土地。
nbsp现在杨冲与薛天岳的大军,就在当地屯田。
nbsp军士们一边带着百姓种田,一边防范鞑子突袭。
nbsp与高丽国,与草原通商,带回来那些牛羊,面对这么多百姓吃饭问题,只是杯水车薪。
nbsp这点陈息很清楚,农耕社会,粮食就是根本。
nbsp如今雄谷关外,七王还在打仗,根本不具备通商条件。
nbsp眼下,只能寄希望于秋季快些来临。
nbsp挺过这个夏季,那么一些都会好起来。
nbsp陈息点点头:
nbsp“你放心,只要我们同心协力,美好的日子便会很快来临。”
nbsp这真不是陈息在宽慰他,只要挺到秋收后,有了充足的军粮,拿下北寒关剑锋直指鞑子草原。
nbsp那边大片的天然草场,牛羊漫山。
nbsp有了这些资源在手里,不相信百姓还能饿着。
nbsp郭沛儒发自肺腑感叹:
nbsp“相信侯爷,会带领百姓们吃上饭,再也不用饿肚子。”
nbsp陈息微微一笑,与他聊聊对水稻的看法。
nbsp从他嘴里得知,郭沛儒从小在江南府长大,父母都是种植水稻为生,后来他通过科举中了举人。
nbsp一步步做到烟城县令一职,发现北方并没有水稻种植,才想办法从江南府引进一些禾苗,试试北方气候,能不能种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可刚实验第一年,没等收成呢,便被陈息抓来关内。
nbsp这老小子不死心,见前列县水资源充沛,又亲自带着百姓种植。
nbsp他就不信了,北方山好水好,就是气候冷些,但不见得培育不出水稻。
nbsp陈息听完哈哈一笑,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nbsp“放心吧郭县令,咱们北方二州,具备水稻种植条件。”
nbsp要知道,北方的水稻,质量天下第一啊。
nbsp虽一年只一季的收成,但胜在土地肥沃,水之源更是天下无双。
nbsp皑皑白雪压了一冬的田地,能差了?
nbsp想到这里,他将杂交水稻的方法,全部讲给郭沛儒听。
nbsp后者听完,眉头皱得很深,狐疑道:
nbsp“侯爷,您说的这个方法,真的可行?”
nbsp陈息哈哈一笑:
nbsp“不但可行,还能增加几倍的亩产量。”
nbsp郭沛儒听到这里惊呆了,再看看陈息,不像与他开玩笑的样子,犹豫半晌后重重点头:
nbsp“好的侯爷,我立即按照您的方法试试。”
nbsp说干就干,他想立即下田寻找雄蕊,却被陈息叫住:
nbsp“不急。”
nbsp然后拿过纸笔,在上面画了几株禾苗样本:
nbsp“这几株植物,你见过么?”
nbsp郭沛儒接在手里仔细端详,皱眉道:
nbsp“侯爷画的这几种植物,我好像还真的见过。”
nbsp陈息眼睛一亮,他画的是土豆和地瓜的株苗,那东西的产量,堪称恐怖。
nbsp原本只想碰碰运气,并未抱有很大希望。
nbsp毕竟,他穿越这个朝代,在历史上根本没出现过。
nbsp到底有没有红薯番薯,他十分不确定。
nbsp此刻听到郭沛儒见过这两种植物,顿时激动起来,连忙问道:
nbsp“你是在哪里发现的?”
nbsp见陈息如此感兴趣,郭沛儒也没藏着掖着,将几年前的事说出来:
nbsp“侯爷有所不知,我祖籍在江南府,那边沿海。”
nbsp“几年前,有一只外族渔船,在海上遭遇风浪,漂泊到江南府沿岸。”
nbs
第258章 开拓视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