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墨尔多神山:东方圣山的守护史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的留给后来人。
nbsp最神秘的馈赠藏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雪线。那里终年积雪,只有最勇敢的采药人敢上去。传说雪莲花是墨尔多战神的铠甲碎片变的,能治百病,但采花必须遵守三个规矩:只能采完全开放的,留下花骨朵;采的时候要带一块石头,放在雪莲生长的地方,算是给山神的补偿;下山时不能回头,不然会被风雪困住。
nbsp丹巴县医院的老中医王大夫,年轻时曾跟着藏民上过雪线。他说自己亲眼见过成片的雪莲花,在雪地里像燃烧的火焰。34;我们一行五个人,每个人只采了一朵,34;他放下手里的药材,眼神变得悠远,34;下山的时候,向导突然让我们停下,说听到了鹿叫声。果然,雪坡上有一群白鹿,最大的那只鹿角上,好像还挂着经幡。34;
nbsp碉楼与经幡:凡人的守护之约
nbsp在墨尔多神山脚下,最醒目的不是雪峰,而是那些像竹笋一样拔地而起的碉楼。嘉绒人说,这些碉楼是照着墨尔多的佩刀样子建的,棱角必须对准雪山的方向,这样才能得到山神的庇护。
nbsp丹巴梭坡的碉楼群里,有一座八角碉楼最特别。它的八个角上都刻着神鹿的图案,每层楼的窗口都挂着五彩经幡,连垒墙的石头都比别处整齐。当地传说,这座碉楼是最早的嘉绒人为感谢墨尔多而建的,却建了三次都塌了。
nbsp第一次塌是因为石头没选好,用了河谷里的鹅卵石,风一吹就滚下来了;第二次塌是因为垒石时没念咒语,老人们说石头34;不开心34;;第三次,建楼的头领梦见墨尔多骑着白神鹿对他说:34;石头要带着心砌,泥土要掺着祝福。34;
nbsp第二天,头领让男人们去山脚下捡带棱角的石头,说这样的石头34;有骨气34;;让女人们把青稞酒、酥油和泥土混在一起,说这样的泥土34;有灵性34;;垒石的时候,所有人都念着六字真言,连孩子都跟着哼。果然,碉楼顺利建成了,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经历过七次大地震,依然巍然屹立。
nbsp现在,这座碉楼成了34;墨尔多文化博物馆34;。里面陈列着各种与神山有关的物件:有猎人捡到的白鹿毛,有采药人带回的雪莲标本,有百年前的唐卡(上面画着墨尔多调解众山之争的场景),还有一把锈迹斑斑的佩刀,说是墨尔多战神用过的。
nbsp守楼的呷西老人,是嘉绒土司的后代。他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爬上碉楼顶层,把新的经幡系在旗杆上。经幡必须是五种颜色:蓝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云,红色代表火,绿色代表水,黄色代表土地。34;墨尔多守护着这五种东西,我们就要让他知道,我们也在好好守护。34;他系经幡的动作很慢,每系一个结,就念一句34;嗡嘛呢叭咪吽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每年农历七月初十的转山节,是凡人对神山最隆重的回应。这一天,藏、汉、羌各族的人都会聚集到山脚下,组成长长的转山队伍。队伍里,嘉绒人穿着34;三片裙34;(前片绣雪山,后片绣河谷,侧片绣碉楼),羌人戴着绣花头帕,汉人背着香烛和供品,大家说着不同的语言,却迈着同样的脚步。
nbsp转山的路有五十公里,要翻过三座山梁,最陡的一段有一千多级台阶,全是朝圣者一凿一凿刻出来的。每级台阶上都刻着六字真言,有的还刻着鹿的图案。走累了的人,会坐在石头上歇脚,听同行的人讲墨尔多的故事。
nbsp来自成都的李阿姨,每年都来转山。她的儿子在丹巴做支教老师,三年前救学生时掉进了冰河,被藏民救了上来。34;藏民说,是墨尔多神山保佑的,34;她抹了抹眼角,从包里掏出一袋水果糖分给周围的孩子,34;我不懂什么宗教,就是想来走走儿子走过的路,谢谢这座山。34;
nbsp转山队伍走到神鹿坪时,会停下来举行盛大的仪式。男人们跳起铠甲舞,身披用牛皮和铜片做的34;铠甲34;,手持长矛,脚步沉重如磐石,嘴里喊着34;哈依哈依34;的号子,模仿墨尔多战神守护家园的姿态;女人们则唱起古老的歌谣,歌词大意是:34;雪山常青,河水长流,我们的日子,像青稞一样饱满。34;
nbsp最热闹的是孩子们的游戏。他们围着玛尼堆奔跑,捡地上的彩色石子,说那是神鹿掉落的眼珠。谁捡的石子颜色最齐全,谁就能得到老喇嘛的祝福——用柏树枝蘸着酥油茶,在额头上点一个白点。
nbsp太阳落山时,转山的队伍回到起点。大家坐在草地上,分享带来的食物:藏民的糌粑和酥油茶,汉人的馒头和咸菜,羌人的咂酒和腊肉。呷西老人会站起来,对着墨尔多神山的方向举起酒杯:34;山神啊,今年的青稞收成好,苹果结得密,连虫草都比去年多。我们没给你丢脸,把日子过成了你希望的样子。34;
nbsp远处的雪峰在夕阳下变成金色,像是墨尔多战神露出了微笑。山谷里的经幡被风吹得哗哗响,像是千万人在同时回应:34;我们会守下去,守着这片土地,守着这个约定。34;
nbsp永不褪色的承诺
nbsp去年冬天,川西下了场五十年不遇的大雪。大渡河谷的公路被封住,丹巴县城里的蔬菜和煤炭快用完了。就在大家着急的时候,一位叫次仁的年轻藏民突然说,他在雪地里看到了鹿蹄印,一直通向山外的乡镇。
nbsp34;是墨尔多的神鹿在指路!34;次仁的爷爷,八十岁的呷西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34;跟着蹄印走,肯定能找到路。34;
nbsp果然,村民们顺着鹿蹄印在雪地里跋涉,真的找到了一条被积雪覆盖的古道。三天后,当第一批蔬菜和煤炭运进县城时,有人发现雪坡上有一群白鹿,最大的那只鹿角上,挂着一条红色的经幡——那是次仁前几天挂在玛尼堆上的。
nbsp现在的墨尔多神山脚下,多了许多新东西:太阳能路灯照亮了转山的路,手机信号塔立在山梁上,年轻人开起了民宿,给游客讲墨尔多的故事。但有些东西永远没变:碉楼的棱角依然对准雪峰,经幡还是五种颜色,采虫草的人依旧遵守着老规矩,转山节的队伍一年比一年长。
nbsp在中路藏寨的民宿里,年轻的藏族姑娘卓玛正在绣一幅唐卡。画面上,墨尔多骑着白神鹿站在雪山前,脚下是碉楼和青稞田,河谷里的白鹿群正在饮水,经幡在风中飘动。34;这是给民宿的客人准备的,34;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34;我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神山不是冷冰冰的石头,是会守护我们的亲人。就像我们,也会永远守护它。34;
nbsp站在墨尔多神山的观景台,能看到最动人的景象:清晨的阳光洒在雪峰上,经幡在风中舒展,碉楼的影子投在河谷里,像一个个守护的符号。远处,转山的队伍像一条彩色的带子,缓缓绕着山梁移动,与千百年前的场景重叠在一起。
nbsp这时候你会明白,墨尔多神山的神话从来不是虚无的传说。它是藏在青稞酒里的敬畏,是刻在碉楼上的坚守,是经幡飘动时的祈祷,是一代又一代人对这片土地的承诺。就像那位战神说的:真正的威严,不在于有多高,而在于能守护多少生命。而生命最好的回应,就是带着爱,把这份守护永远延续下去。
nbsp山风掠过耳畔,仿佛又听到了墨尔多战神的低语,那声音里,有鹿鸣,有经幡飘动,有碉楼里传来的欢笑,还有青稞生长的声音——那是川西高原最动人的史诗,永远在大渡河谷回荡。
喜欢。
第179章 墨尔多神山:东方圣山的守护史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