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国风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二章 故人之姿(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像被捅破的窗户纸,哗啦一下全涌了出来。

    nbsp他对着刘词深深一揖,脊梁挺得笔直道:“晚辈杨骏,确是杨师厚之孙。祖父当年拥兵自重,致银枪效节军沦为私器,最终祸及自身,晚辈不敢忘。这些年隐姓埋名,一来怕仇家寻踪,二来……是怕重蹈覆辙。”

    nbsp“好个‘不敢忘!”

    nbsp刘词忽然朗声大笑,笑声震得帐外的夜鸟扑棱棱飞起:“老夫就知道!杨老将军虽有过错,骨子里的刚直却没断!你看你护粮时的算计,追敌时的果决,哪点没有杨家的影子?可你比他强——你藏起了‘少将军的名头,却把心思全放在了大周的粮草、百姓的生计上。”

    nbsp他上前一步,枯槁的手按在杨骏肩上,力道重得像压着三十年的风霜:“老夫当年投晋,不是忘了杨老将军的恩,是看清了私兵误国的理。银枪效节军败就败在‘效节二字——效的是节帅的私节,不是天下的公节。可你不一样,你护的是陛下的粮,守的是大周的关,这才是真正的‘效节。”

    nbsp“老节帅说的是,祖父的银枪能破万军,却护不住魏州百姓的田垄。当年卢台水边,效节军血流成河,可真正饿死的,是那些被兵祸糟践了庄稼的百姓。晚辈想试试,不用银枪,能不能让天下人有饭吃。”

    nbsp刘词的手忽然抖了抖,他望着杨骏,仿佛看到了两个影子——一个是跨马提枪的杨师厚,一个是低头看粮册的杨骏。前者如烈火,燃尽了自己;后者如微火,却能暖透寒冬。

    nbsp他抬手抹去眼角的湿意,声音哽咽道:“好小子。杨老将军在天有灵,该笑了。”

    nbsp夜风卷过峡谷,带着远处士兵的鼾声。杨骏忽然解下腰间的玉佩,那是块不起眼的素玉,背面刻着个极小的“厚”字——是他唯一带着的祖父遗物。

    nbsp“这块玉,从晚辈记事起就带着,今日节帅对我的话,晚辈自是时刻记在心中,今日把这块儿玉放在节帅你这里,若是日后我但有违背,节帅便用它砸醒我。”

    nbsp刘词握紧玉佩,玉的凉滑混着他掌心的热,像极了这乱世里的冰火相济。他将玉佩还回去,沉声道:“不用。老夫信你。你杨骏的枪,不在手上,在心里——那杆枪,枪尖指的是北汉、是辽寇,枪杆撑的是大周、是百姓。”

    nbsp他转身往帐外走,矛杆拖在地上,声响比来时轻快了许多:“天亮后老夫要与陛下一道前往滁州,你在天井关好好守着。等老夫回来,到时候再与你一醉方休。”

    nbsp杨骏目送着那抹背影缓缓融入深沉的夜色之中,直至完全消失,方缓缓转身,对着那朦胧的方向,不由自主地深深作了一揖,似乎是在告别,又似在默默许下某种承诺。篝火边,跳跃的火苗渐渐萎靡,只余下点点余烬,与天边初露的鱼肚白遥相呼应,宣告着长夜的即将退却。他摸了摸怀里的账簿,又摸了摸腰间的素玉,忽然觉得肩头的担子重了几分……

    喜欢。

第二百九十二章 故人之姿(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