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7章 凄凉的京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空荡荡的文渊阁内,只剩下周延儒一人,对着摇曳的烛火。

    nbsp窗外,寒风吹过紫禁城的飞檐,发出呜咽般的声音,像是为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奏响的一曲凄凉挽歌。

    nbsp而在这一片悲歌的笼罩之下,京师街巷之中,饥民绝望的哭喊与骚动之声却愈发清晰可闻。

    nbsp崩溃,已如悬于头顶的利刃,开始了无声而冰冷的倒计时。

    nbsp便在这时,幕僚轻步走入值房,声音压得极低:“相公,形势危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京城粮源已断,若再无应对之策,恐生暴乱啊”。

    nbsp他心中再清楚不过,若真酿成大乱,首当其冲、背负罪责的必是周延儒,而自己也难逃牵连。

    nbsp更可怕的是,一旦饥民红了眼,暴动起来,谁还顾得上你是什么身份?到时候,连自己的身家性命,恐怕都要赔进去。

    nbsp周延儒背对着他,双手在身后紧握,目光投向窗外阴沉的天色,半晌,才涩声开口:“家族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nbsp幕僚知他所指。周家并非大族,周延儒父母早亡,唯有一个弟弟周正仪留在宜兴老家。

    nbsp然而这位周正仪却绝非善类——他倚仗兄长权倾朝野,在乡里横行无忌,公然窝藏盗匪、纵容劫掠,强占民田、勒索富户,无恶不作。

    nbsp宜兴百姓怨声载道,地方官府却慑于首辅之威,不敢追究,任凭他荼毒一方、败坏周延儒的清誉。

    nbsp久久未闻回应,周延儒心中已明了,以夏国律法之严、行事之厉,他的弟弟、甚至侄儿……只怕都已凶多吉少。

    nbsp他定了定心神,勉强收敛思绪,转而问道:“京城已是如此困局,你可有良策?”。

    nbsp幕僚略一躬身,谨慎回道:“门下以为或可将部分饥民驱出城外,以缓粮荒。属下才疏学浅,所言未必周全,还望相公指点”。

    nbsp周延儒未置可否,心中却涌起一片悲凉,这就是大明,连子民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活该走向末路。

    nbsp他忽然转开话题,声音里透出几分疲惫:“陛下近日……在做些什么?”。

    nbsp幕僚沉吟片刻,答道:“听闻陛下近来潜心研读夏国律法,还召了十数位翰林院学士一同商议”。

    nbsp“呵……”,周延儒发出一声苦笑,事到如今,才去钻研夏国律法,又有何用?夏与大明,根本是两种天地、两种体制。

    nbsp大明积重难返,便真是将夏王换到当今皇位上,怕也难有作为。

    nbsp——不,他忽然心念一动,若真把夏王换成了陛下,未必就不能成事。

    nbsp以夏王之聪慧,必会暂作隐忍,暗中编练一支绝对忠诚的新军,然后便该举起屠刀,整肃朝纲。

    nbsp手握大义名分,又有精锐之师,再赢几场对鞑虏的大胜说不定大明真能涅盘重生,再现光华。

    nbsp哪里会像当今陛下这样,当今陛下性格复杂,既有勤政节俭、锐意革新的一面,更有刚愎自用、多疑猜忌的致命缺陷。

   

第1077章 凄凉的京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