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火里藏的不是账,是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兴行被大火焚为平地的消息,像一阵带着焦味的黑风,迅速吹遍了长安城。

    nbsp官府的封条贴在断壁残垣上,显得无力又可笑。

    nbsp所有人都知道,这家背景通天的商行,一把火烧掉的绝不仅仅是账册,更是某些人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nbsp高履行奉旨查案,站在一片狼藉的废墟前,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nbsp他身后的差役小心翼翼地从灰烬中翻找,却只找到一些烧成焦炭的木梁和碎裂的瓦片。

    nbsp账房的位置早已被指认出来,但那里的灰烬比别处更细,几乎成了粉末,风一吹就散。

    nbsp“大人,什么都没了。”一名老练的仵作摇了摇头,满脸无奈。

    nbsp高履行面无表情,目光却锐利如鹰。

    nbsp他蹲下身,捻起一撮细腻的灰烬,在指尖轻轻一搓,随即冷声道:“没了?那就把‘没了的东西给本官带回去。”他挥了挥手,命令道:“将这片账房所在地的灰烬,全部给本官收敛起来,一撮都不能少!用锦盒装好,立刻送往工部!”

    nbsp差役们面面相觑,不知这位素来稳重的高侍郎是何用意。

    nbsp但皇命在身,他们不敢怠慢,立刻找来十几个锦盒,像收敛骸骨一般,将那些黑色的粉末小心翼翼地装了进去。

    nbsp高履行心中自有盘算。

    nbsp他早年听工部的朋友提过一种失传的秘术,名为“湿纸拓印法”,专用于从烧毁的纸张灰烬上还原字迹。

    nbsp此法极其繁复,成功与否全看天意,但如今,这是唯一的希望。

    nbsp锦盒送至工部,还没等工匠们动手,一个不速之客便到了。

    nbsp魏征闻讯亲至,未着官服,只一身常服,步履却如山岳,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

    nbsp他看也未看高履行,径直走到盛放灰烬的锦盒前,沉声道:“高侍郎,此法不行。”

    nbsp高履行一愣,躬身行礼:“魏公,下官也是无奈之举……”

    nbsp“长孙家的账册,用的不是寻常墨汁,而是掺了鱼胶和松烟的特制油墨,遇火即化,与纸灰混为一体,湿纸拓印法只会得到一团墨迹。”魏征打断了他,语气斩钉截铁。

    nbsp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瓷瓶,递给身后的随从,“去,取一盏清水,将此物化开。”

    nbsp随从不敢怠慢,迅速取来清水,将瓷瓶中的白色粉末化入水中,一股淡淡的酸涩气味弥漫开来。

    nbsp高履行认得,那是火器工坊用来处理火药原料的“硝矾药水”,腐蚀性极强,寻常纸张一沾即化。

    nbsp“魏公,这……”高履行大惊失色,这药水下去,别说字迹,怕是连灰都剩不下了。

    nbsp魏征却不理他,亲自接过那碗药水,用一根细毫笔蘸了,小心翼翼地刷在一片相对完整的焦纸碎屑上。

    nbsp奇异的一幕发生了,那黑色的灰片在药水的作用下,并未化开,反而像是被某种力量渗透,颜色由纯黑渐渐变得灰白。

    nbsp紧接着,一些更深的痕迹,如同烙印一般,在灰白的纸面上缓缓浮现。

    nbsp尽管字迹残缺不全,断断续续,但几个关键的字眼却清晰可辨。

    nbsp“陇右……七千……石……年息三成。”

    nbsp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nbsp高履行死死盯着那几个字,起初是疑惑,随即是惊骇。

    nbsp七千石粮食不是小数目,但长兴行富可敌国,做些粮食生意也属正常。

    nbsp可“年息三成”的借贷,这利息高得吓人,绝非普通商贾所为。

    nbsp魏征的脸色却在瞬间变得铁青,他握着毛笔的手微微颤抖,眼中射出骇人的光芒。

    nbsp他猛地抬头,盯着高履行,一字一顿地说道:“这不是粮账,是军粮借贷!寻常米商,谁敢放年息三成的粮食借贷?这是在收买军心,拿朝廷的命脉做交易!长孙家……他们在陇右养私兵!”

    nbsp最后几个字,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声音不大,却像惊雷一样在众人耳边炸响。

    nbsp而在京城的另一端,武媚娘的网早已撒开。

    nbsp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对付长孙家这样的庞然大物,仅靠查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其内部撕开一道口子。

    nbsp而长孙冲,那个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纨绔子,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nbsp柳如意便是她放出的那枚香饵。

    nbsp这位名动平康坊的花魁,凭借一曲“旧曲新词”,轻易便成了长孙冲的座上宾。

    nbsp此刻,长孙府的暖阁内,酒气熏天,长孙冲醉眼迷离地倚在软榻上,拉着柳如意的手,颠三倒四地胡言乱语。

    nbsp柳如意巧笑嫣然,一面为他斟酒,一面看似不经意地用指尖在他掌心划过。

    nbsp待长孙冲彻底醉死过去,她才缓缓起身,从妆盒中取出胭脂笔,借着昏暗的灯光,飞快地在自己莹白的手心,默记下了一组刚刚从长孙冲酒后吐露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的数字。

    nbsp这组数字很快便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了王玄策手中。

    nbsp王玄策不敢怠慢,连夜调阅了积压如山的陇右商道记录。

    nbsp经过一夜的比对,他终于在一份来自西域的驼队入关文书上,找到了吻合的编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记录显示,这支驼队曾运送十车“寒水石”入关,却未在任何关口留下报税记录。

    nbsp这分明是走私!

    nbsp而更惊人的,是在货物清单的末尾,有一行不起眼的标注:其中三车,赠魏王府旧属。

    nbsp王玄策看到这行字,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nbsp魏王李泰早已身死,他的旧属也大多被贬斥流放,长孙家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将一笔走私的货物记在他们名下?

    nbsp这根本不是赠予,这是栽赃!

    nbsp是借着一个死去的皇子,将黑锅甩向与魏王旧部偶有来往的太子李承乾! <

第67章 火里藏的不是账,是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