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5章 仿古工坊的灰色产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镜背面浇硫酸铜溶解,形成孔雀石锈;还有用老铜器熔铸料重造,并且故意留下‘范线,就连后来的碳十四检测都能骗过去。

    nbsp总之,这青铜器的仿古工艺是五花八门。

    nbsp另外关于唐三彩的仿古制作更绝,有的是用邙山北坡含有特殊矿物质的泥土来制胚,更高级的直接用墓土,揉泥时掺入草木灰模仿唐代手艺,连热释光检测都能骗过。

    nbsp做旧手段更是五花八门,用新鲜的兔子粪便掺入陶土制造气泡腐蚀效果,还有各种化学做旧。

    nbsp更绝的是,有些高仿还专门伪造博物馆的馆藏编号吗,用紫光灯一打,就能看到类似“中博1985052”的这种编号字样,然后流入市场,再厉害的高手,也都有被迷惑和打眼的时候。

    nbsp以上都是我第一次对于仿古工坊的所见所闻。

    nbsp实际上我看到的只不过是这里的冰山一角而已。

    nbsp其实这里还藏着很多骇人的,真正见不得光的黑灰色产业。

    nbsp有些话题过于敏感,我在这里也只能大概说一点点。

    nbsp这里有的仿古作坊会私下跟盗墓团伙勾结合伙,接一些盗墓团伙的订单。

    nbsp盗墓团伙墓中埋雷,当着买家的面儿把提前预埋在古墓里的陪葬品掏出来,这些也都不新鲜了。。

    nbsp但有的盗墓贼不是给文物贩子埋雷,而是给考古挖掘队埋雷,用赝品调包走墓里的真品,制造一个没有得手的假象,来逃避文物稽查部门的追查。

    nbsp考古队在抢救性发掘时,庆幸盗墓贼没有得手而留下来的陪葬品明器,实则都是已经被调包的高仿货,如果考古队没有察觉,就进入了博物馆,赝品也成了真品,真品则流入到了民间。

    nbsp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那句调侃国宝帮的“故宫一件我一件”,还真就未必故宫的那件是真的!

    nbsp这种情况虽然极少,但也确实有,90年代的考古专家,半桶水的多了去了。

    nbsp除此之外还有应对警方的掩护,当盗掘的真文物被警方查获时,用提前准备的一模一样的赝品来作掩护

    nbsp再有就是利用仿古工坊进行洗白的操作。

    nbsp一些仿古工坊是有工商注册的,注册的是工艺品厂,生产的仿古工艺品出口远销到国外,也就是所谓的外贸产品,这在当时是被支持的,但所有的外贸工艺品都要登记“仿制品”名录备案,才能出口。

    nbsp盗墓团伙和负责销赃的古玩贩子也就抓住了这一监管漏洞,和工艺厂暗中勾结,把盗掘的唐三彩通过工艺厂登记‘仿制品名录备案,再从香/港中转,运到国外的各大拍卖行进行拍卖!

    nbsp这里面的层层环节,自然也都需要黑白互助,所以更深的就真的不能再说了。

    nbsp总之这个黑灰色产业,要远比想象中复杂的多。

    nbsp盗墓贼、做旧工坊、古玩贩子、白手套,这些行当在一起交织成了一个极其复杂又险恶的江湖。

    喜欢。

第305章 仿古工坊的灰色产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