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那八千人怎么安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r/>
nbsp“可是,你们秦店子乡工业园,既上马了太阳能热水器厂这样的‘新能源,又引进了碳纤维生产工厂这样的‘高科技。你秦逸飞总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只许百姓点灯不许州官放火吧?”
nbsp为了缓解气氛,钟延睦还小小地幽默了一把。
nbsp“太阳能热水器厂虽然是‘新能源,但是绝对算不上‘高科技。
nbsp远征只不过比别人早行动了半步,抢先登陆热水器市场,又依靠独特的营销模式巩固扩大了战果而已。
nbsp至于碳纤维生产工厂,只是一个特例。
nbsp于登诚怀抱着碳纤维生产技术成果,游说了几十家企业。就像古代卞和抱着和氏璧多次求见楚王,不仅没人识货,还弄得自己伤痕累累。
nbsp于登诚和卞和一样,都是性情中人。他感念省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白总出资,也因为我垫资200万为他的技术通过了专家论证,他才把碳纤维生产工厂建在秦店子工业园。
nbsp像这样特殊个例,很难复制,不具备代表性。”
nbsp既然要做秘书,就得对领导赤胆忠心。
nbsp那个领导也不想找一个三心二意、首鼠两端的秘书。
nbsp就像钟延睦所说,心里不能有解不开的疙瘩,更不能心存芥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听了秦逸飞的话,钟延睦点了点头。虽然秦逸飞的话就像小辣椒一样,不仅辣而且冲。但是,总比年纪轻轻就圆滑市侩要好。
nbsp再说也是自己让他不藏不掖,有啥说啥的,他不这样说又能怎么说?
nbsp不过,钟延睦脸上表情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十分和蔼,下一刻就变得异常严肃。
nbsp“下面的话,属于我们两人之间的私人话题。出我口入你耳,不允许第三人知道。
nbsp“文林市长还提出了‘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宁可不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碧水蓝天。
nbsp他主张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化工厂、化肥厂和医药厂实施限产。最好腾笼换鸟转产高科技新能源企业。
nbsp由于怀远书记和部分常委意见不一致,这一提法才没有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nbsp另外,文林市长在国家部委工作时,他曾经跟随某领导到齐鲁密州考察过“民进国退”的国企改革工作。
nbsp他属于国企改革的激进派,赞同并支持密州市政府,把所有国企在短时间内统统卖光的做法。
nbsp文林市长主张学习密州做法,在三年之内,把莆贤七十多家国企全部改制。
nbsp能卖的就卖,卖不掉的就送。
nbsp那些卖没人买,送没人要的厂子,就让它破产。
nbsp若按文林市长的说法执行,其他厂子还好说,国棉厂怎么办?
nbsp莆贤国棉厂具有四十年的光荣历史,拥有三十几万纱锭的纺纱能力。在职职工四千多人,退休职工三千多。曾经是莆贤市的特大型支柱产业。
nbsp这几年纺织行情不错,一直属于卖方市场。皇帝女儿不愁嫁,棉纱还没纺出来,就有织布厂的采购员上门订货了。
nbsp可是即便这么好的形势,国棉厂还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nbsp因为那三千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就把国棉厂给压趴下了。
nbsp据说,国棉厂产生的利润,一半以上都给那三千退休职工发工资了。
nbsp就是因为国棉厂背着三千多退休工人,结果白送人都没有人敢要。
nbsp现在国棉厂就属于卖不掉、送不出的那一类。
nbsp如果眼睁睁看着国棉厂破产,接近八千的在职和退休职工怎么办?
喜欢。
第212章 那八千人怎么安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