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延平宫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察举放榜,猎场春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月下旬,各地方举荐的人才皆已赴京备考,延平二年察举进入尾声。

    nbsp读书的条件不是家家皆有,此等制度下获得名额的多为官宦子弟,亦或出身名门。

    nbsp少有不论出身者,德才声望缺一不可。

    nbsp大昱疆土幅员辽阔,坐拥十七州,州下设郡、国;其下设县,县下置乡。

    nbsp开国之时仍处乱世,不过九州。

    nbsp在历代帝王统治下,不断收复开拓,扩充版图,亦引入耐旱且产量高的作物。

    nbsp能够饱腹的平民愈来愈多,人口稳步增长,一州平均下来,也有百万。

    nbsp而每次能够录取之人,不过百人。

    nbsp欲为官,不可谓鱼跃龙门。

    nbsp青州乐安国几近临海,云贵人之父云翰彦昼夜兼程,终是赶到京城,交了试卷之后排在中后的位次,等待皇帝亲自选拔。

    nbsp四月二十七日,他于殿内参加策问。

    nbsp崇明殿,陆丹恂端坐于龙椅之上,面前桌案上摆放的,正是此次察举中选出的优秀试卷。

    nbsp他随手翻阅着,尽管考题出的刁钻,但还是发现了一些不错的苗子。

    nbsp试卷中答者论及农事,言“谷物之流其能几何,灾害与农时并举,今朝四野之旷,南方少收,北方大收,恐有民乱。”

    nbsp笔锋犀利,措辞大胆。

    nbsp又翻阅了几张试卷,发现这些考生皆是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他心中颇感欣慰。

    nbsp直到梁冠进来启奏。

    nbsp“启禀皇上,殿外候考的考生云翰彦已至。”

    nbsp“宣。”

    nbsp陆丹恂合上面前厚厚的试卷。

    nbsp梁冠躬身行礼,领命退了出去。

    nbsp片刻后,云翰彦便在带领下来到殿内,一身褐色袍服,相貌堂堂,发须已半白,恭敬地跪在地上。

    nbsp“草民参见皇上。”

    nbsp“平身。”

    nbsp云翰彦起身,垂首而立。

    nbsp陆丹恂开口问策,论及农事,讲究实效。

    nbsp云翰彦不慌不忙,侃侃而谈。

    nbsp他本就精通农事,又曾多次实地考察,所言皆是切中要害,鞭辟入里。

    nbsp陆丹恂听得认真,nbsp这策论显然是下了功夫研究。

    nbsp“如今南方诸州春耕时节雨水偏少,恐有灾情,此事该如何应对?”

    nbsp云翰彦略作思索,答曰。

    nbsp“此事当早做预防,派人调查当地土壤情况,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同时,朝廷应发放救灾粮款,资助农户度过难关。”

    nbsp陆丹恂微微颔首,示意他策问结束。

    nbsp云翰彦再次行礼,转身退出大殿。

    nbsp待全部结束之后,陆丹恂心中已有决定,确是忠君为国,颇有清正之气,然奏报中亦能察其恃才而不拘礼法。

    nbsp可以为官,但上限不高,绝非大才,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评价。

    nbsp罢了,是否诚心为民,先从低做起,其余便看其本人。

    nbsp待到察举放榜,朝廷放出官职四十名。

    nbsp考生云翰彦为秘书郎,官正六品。

    nbsp此职多为士族门阀起家之任,供名门甲族升迁之踏板。然多为年轻子弟,其五旬之龄居其中,诚然要承压而砥行。

 

第44章 察举放榜,猎场春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