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3章 渡过汾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安邑重镇之安全。”

    nbsp“诸葛亮用兵常常变化无常。”

    nbsp“此次敌军舍弃龙门渡,绕过我方重兵防守的并州南部,转而北上进攻兵力相对薄弱的离石,此举已完全出乎我军预料!”

    nbsp“如今将军率军北进,意在解除晋阳之围,然而谁能确保诸葛亮未曾于龙门渡布下伏兵?”

    nbsp“一旦我大军倾巢北上,那解良、安邑恐怕会再次遭受汉军攻击!”

    nbsp“到时安邑失守之罪可都要落到将军和我们头上!”

    nbsp夏侯充问道。

    nbsp“那么,您的意思是我们的主力部队目前应先行南撤,以保存实力?”

    nbsp“是的,既然汉军骑兵已抵达汾阳,战局已然生变,我们也必须相应调整兵力部署,不宜再继续北进!”

    nbsp“不可!”

    nbsp这时另一个魏军将领起身说道。

    nbsp“朝廷下达给将军的诏令为北上驰援晋阳,与冀州将领曹馥协同分兵进击,于晋阳城外与汉军展开对决。”

    nbsp“如今我三万大军北上,已抵达介休,却未与汉军交战便先行撤退。”

    nbsp“届时朝廷定会追究将军的责任。”

    nbsp“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先与汉军打上两仗,然后再考虑其他撤军事宜!”

    nbsp“打……,怎么打,你说的轻松!”

    nbsp刚才那说话的校尉说道。

    nbsp“刚才哨骑的探报你分明已经听到,对方仅先头部队便有数千骑之众,至于后续究竟有多少骑兵,目前尚不得而知。”

    nbsp“仅凭这几千骑兵,我们手下的三万步兵能在野外与其交战吗?”

    nbsp那校尉斜了一眼那人有些阴阳怪气说道。

    nbsp“有些人自己兄弟在晋阳,这才不顾大军安危一意劝说将军北上,这是寻私情而忘全军大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你……,你胡说!”

    nbsp“我随将军镇守河东已数载,从未因私情而动摇。然而,您一句撤军,将置陛下诏令于何地?届时朝廷怪罪,责任岂不是仍由将军承担!”

    nbsp“再说……!”

    nbsp那人一指地图之上对众人说道。

    nbsp“况且当前汉军骑兵距离我军不足八十里,仅需大半日即可抵达。”

    nbsp“我军三万余人中,绝大多数为步兵,若舍弃城池向南撤退,岂能于野外保全实力。”

    nbsp“用不了两日就能被汉军骑兵咬住。”

    nbsp“那时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nbsp那校尉也不服气的说道。

    nbsp“那又如何?如今汉军若要进攻介休,必须渡过汾河,而介休城外汾河上仅设有两座临时浮桥。”

    nbsp“只需将浮桥焚毁,汉军便无法渡河,难道诸葛亮的骑兵还能涉水而过不成!”

    nbsp“然而,对于朝廷的诏令,我们该如何解释?”

    nbsp“届时若陛下追究责任,岂不将将军及我整个河东大军一并牵连!”

    nbsp“那又如何?战场之上军情瞬息万变,岂有仅按诏令作战之理。”

    nbsp“陛下本人在千里之外,要是事事回报,我大军将万劫不复!”

    nbsp“将军!”

    nbsp那校尉一拱手说道。

    nbsp“卑职建议大军马上回撤平阳,背靠河东以图固守。”

    nbsp而那将军也是一拱手说道。

    nbsp“夏侯将军,末将建议先过河与汉军打一仗,如此未见其敌而后撤、将军法向朝廷交待!”

    nbsp目睹属下争论不休,夏侯充一时难以决断。

    nbsp这时,他才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文士,开口说道。

    nbsp“伯益,依你之见,我们是战是撤?”

    喜欢。

第593章 渡过汾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