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除非什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尊敬的米尔先生,承蒙您坦诚相告,单论这份通透,您可比那些自视甚高却无知短视的日不落人强出百倍不止。”
nbsp李三端坐在谈判桌前,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目光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nbsp“您既开诚布公地问了,那我也不妨直言,华夏军针对高卢国提出的要求,早已梳理分明,总共三点,每一条都关乎华夏的尊严与利益。”
nbsp他微微前倾身体,一字一句道:“第一,高卢国必须在国际上各大主流报纸刊登正式道歉声明,就此前侵略我华夏国土、践踏我华夏主权之事,向全体华夏民众赔罪;
nbsp第二,每一名被俘的高卢士兵,都需以一百枚银币,或是价值等同于一百枚金币的物资来交换,这是对我华夏军将士牺牲的补偿,也是对战争罪责的清算;
nbsp第三,高卢国需公开承认我华夏军政府的合法地位,自此之后,与华夏的一切外交、贸易往来,皆需以华夏军政府为唯一对接主体。”
nbsp米尔坐在对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皮质沙发的扶手,脸上的从容渐渐淡去。
nbsp听到第一条要求时,他的眉头已然拧成了疙瘩,待李三说完,他立刻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抗拒:
nbsp“承认华夏军政府的合法性,这一点我可以回去向国内禀报,或许尚有商议的余地。
nbsp但第一条的道歉声明,恕我直言,这绝无可能——这简直是赤裸裸地打高卢国的脸,无论是陛下,还是国内的民众,都绝不会接受这样的屈辱。
nbsp至于第二条,一百枚银币换一名士兵,这个价格未免太高了,李三先生,您应当清楚,即便是欧洲战场上的精锐士兵,赎金也远不及这个数。”
nbsp“道歉是必须的,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nbsp李三的语气没有丝毫松动,眼神锐利如刀,
nbsp“高卢国的军队踏上华夏的土地,烧杀抢掠,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将士血洒疆场,一句道歉难道不是最基本的底线?若是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那高卢国所谓的‘文明,未免太过虚伪。”
nbsp米尔沉默了片刻,脸上依旧没什么明显的情绪波动,可放在膝上的手却悄悄攥紧了——他此次前来,是奉了高卢国皇帝的亲笔旨意,若是谈崩了,不仅无法向陛下交代,他自己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思索再三,他放缓了语气,带着几分恳切道:
nbsp“李三先生,能否请您通融一二?我希望能与贵方的最高指挥官赵国强大人亲自谈一谈。除了第一条之外,其余两条,我们都可以坐下来慢慢协商,无论是赎金的数额,还是承认军政府的细节,高卢国都愿意展现最大的诚意。”
nbsp“这……”李三听到这话,不由得有些犹豫。
nbsp他跟在赵国强身边许久,深知这位指挥官的性格——赵国强向来是务实主义者,从不为了虚名而放弃实际的利益。
nbsp眼下华夏军刚刚在天津站稳脚跟,急需物资补给和国际上的认可,若是能通过让步“道歉”这一条,换来高卢国的赎金和合法承认,或许也并非不可接受。
nbsp沉吟片刻后,李三抬起头,看着米尔道:
nbsp“好吧,既然米尔先生如此有诚意,那我便亲自去一趟廊坊,面见赵国强大人,将您的意思转达给他,看看此事是否有转圜的余地。”
nbsp他心里清楚,此前与日不落人的谈判已经破裂,若是再跟高卢国谈崩,对华夏军的处境极为不利——这就像邻里相处,跟一个邻居闹僵,或许是双方的问题;可若是跟所有邻居都交恶,那只会让华夏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nbsp“太感谢您了,李三先生!”米尔听到这话,脸上终于露出了真切的笑容,紧绷的肩膀也放松了下来,
nbsp“那今日我们就先谈到这里,我静候您带来好消息。”
nbsp“好,咱们下次再见。”
nbsp李三微微颔首,起身与米尔握了握手,随后各自带着随行人员离开了谈判室。
nbsp与此同时,天津港的码头上,一派忙碌却又井然有序的景象。一队队身着深蓝色制服的警察,手持长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在港口内巡逻,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角落,警惕地防范着任何可能出现的混乱。
nbsp虽然经历了近一个月的战争,码头上往来的商船比往日少了许多,但已有不少来自北方的商船陆续抵达,其中一艘从南蒲港开来的货轮,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这艘船上装载的,全是此前从扶桑军队手中收缴的武器装备。
nbsp负责卸货的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一箱箱步枪、子弹和炮弹从船上搬下来,整齐地堆放在早已划定好的区域,旁边有专门的军官清点登记。
nbsp“这些武器要尽快运到城内的军械库,优先用来武装新组建的警察部队。”
nbsp一名军官高声吩咐道,
nbsp“天津刚经历过战火,治安还不稳定,必须让警察尽快具备战斗力,才能护住老百姓的安全。”
nbsp除了武器,另一批物资更是让码头上的工作人员格外上心——那是一船船从南方运来的粮食。战争让天津城百废待兴,城内的百姓缺衣少粮,许多人因为战火流离失所,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华夏军政府刚接管天津,便立刻从南方调运粮食,就是为了先解决百姓的生存难题。
nbsp一辆辆马车早已在码头外等候,车夫们挽着袖子,将沉甸甸的粮袋搬上马车,每一袋粮食上都贴着“华夏军政府赈济粮”的标签。
nbsp“都小心点搬,别把袋子弄破了,这可是老百姓的救命粮!”
nbsp负责调度的官员一边指挥,一边反复叮嘱。
nbsp很快,装满粮食的马车便排成了长队,朝着天津城内驶去——这是华夏军政府第一次在天津,为因战争流离失所的普通百姓大规模分发救济粮,也是他们向百姓证明“保境安民”承诺的第一步。
nbsp粮食分发点设在天津城中心的一片空地上,早已围满了闻讯而来的百姓。他们大多衣衫褴褛,脸上带着战争留下的疲惫和惶恐,手里攥着华夏军政府发放的救济凭证,眼神中满是期待。
nbsp几名警察站在分发点周围,手持警棍维持秩序,其中一名警察队长扯着嗓子喊道:
nbsp“大家不要抢,都排好队,按照秩序来领,每个人都能领到一斤粮食,绝对不会少了谁的!”
nbsp人群中,有几个平日里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见人多眼杂,便想趁机插队,刚往前挤了两步,就被旁边的警察一把拽了出来。
nbsp“想闹事是吧?”
&nb
第442章 除非什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