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淮洪惊涛(1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谢大人,您这扶犁的手艺,比周衡强!”巴图甩了甩鞭子,马跑得更欢了,“他媳妇说,周衡在家练了半宿,结果还是把犁沟走歪了,引得娃们笑。”
nbsp谢明砚笑着应:“我在京城种过桃花,也算懂点土性。”他往旁边的田垄看,莲禾正教淮妇撒青稞种,两人的手同时往沟里撒种,种子在空中撞在一起,落进土里,像对分不开的姐妹。淮妇的孩子跟在后面,用脚把土踩实,小嘴里念叨着“长高点,长高点,结的籽够俺吃”。
nbsp春桃商队的伙计们赶着马车来送新犁,车辕上挂着串平安结,是莲禾和淮妇一起绣的,桃花缠狼头,红得像团火。“谢大人,这犁是用江南的铁打的,”春桃的丈夫跳下车,手里拿着张订单,“望胡城订了五十把,说要学咱淮地的混种法子,让草原的土地也尝尝汉家的犁劲。”
nbsp订单上的蒙汉双语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末尾画着个笑脸,是巴特尔的笔迹。谢明砚想起莲禾信里说的“望胡城的互市越来越热闹,汉商带的稻种和蒙族的良马堆成了山”,突然觉得这春风不仅吹绿了寿州的田,也吹暖了边城与淮地的路。
nbsp午后,众人聚在田埂上吃午饭,竹篮里装着蒸馍、腌萝卜、还有巴图媳妇做的奶豆腐。周衡往谢明砚手里塞了块馍,馍里夹着桃花酱,甜得人舌尖发颤:“这酱是娃们做的,花瓣洗了三遍,糖放了半斤,说要给先生尝尝‘春天的味。”
nbsp谢明砚咬着馍,看着远处的淮河,河水闪着光,像条银带子,绕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岸边的石碑上,“汉蒙共筑”四个字被阳光晒得发烫,碑下的糜子苗长得正旺,叶尖上的露珠坠在土里,“叮咚”响,像在数着日子。
nbsp孩子们突然唱起了歌,用蒙汉双语混着唱:“桃花开,糜子种,汉蒙手拉手;渠水流,马儿走,日子有奔头……”歌声飘过田野,惊起的水鸟往天上飞,翅膀带着阳光的金辉,像撒了把星星。
nbsp谢明砚往田里撒了把糜子种,看着种子落进土里,被春风吹过的泥土轻轻盖上。他知道,这些种子会生根,会发芽,会在秋天结出饱满的籽;就像汉蒙百姓的心,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缠在了一起,会长出一个又一个热热闹闹的春天。
nbsp风掠过桃林,带着桃花的香和糜子的甜,吹得“汉蒙共利”的旗猎猎响。谢明砚抬头时,看见远处的天际线连着淮河与草原,像条看不见的线,把边城的暖与淮地的春,缝成了件合身的衣裳,穿在每个百姓身上,暖得让人想唱歌。
nbsp这就是江山啊,谢明砚想。不是皇城的琉璃瓦,不是御座的龙纹,是田埂上的脚印,是碗里的桃花酱,是你递我一把种,我帮你扶一次犁,是桃花与青稞共生,是汉蒙语同歌,是日子在“共”里发了芽,春天自然就漫了过来,漫过淮河,漫过草原,漫过每个人的心尖,轻轻晃。
喜欢。
第315章 淮洪惊涛(1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