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三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53章战场外的谋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是同样的,这手段并不保险,也不能保证在发展到了一定时期,这个原本面向困苦家庭的贷款,变成了只是锦上添花的富人的额外生财之道。毕竟从官方低息贷款拿到钱,然后加息贷给第三方赚取差价,也不是什么稀奇的操作。

    仅仅是这样,也并不足以改变山东的经济体制,扭转构陷了三四百年的奈头乐。

    斐潜还在关中建立了新的货币财政体系,扭转了原本五铢钱——粮本位的架构体系,开始采用更加复杂的金银铜贵重金属货币,将货币的发行权收回中央,也就自然而然的削弱地方豪强的经济操纵能力,同时建立了大漠、西域、雪区、交趾四条对外贸易路线,在构建出物流网络,拓展商道的同时,也扩展了道路交通,重新塑造了国家所控制的战略物资流通渠道的经济命脉。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指向了政治权利的再分配,也就是为了在大汉当下建造出一个新型治理架构。

    斐潜所推行的四三二一政治管理系统,原本就是绕过郡县直接构建中央直达基层的治理体系,但是这种垂直管理系统有一个无法绕过去的问题,就是人。就像是在后世,若是没有大学生扩招,也喊不出什么大学生村官来。

    斐潜现在虽然有守山学宫,有青龙寺,但是只能勉强在关中河东之地够用,而山东之处人口密集,需要的这些官吏数量至少是关中的十倍!

    而且为了保证官吏不会长期待在一个地方,大概率会出现官绅勾结的情况,就必须实行流官和任期回避责任制,不仅是地方官员不得在本籍五百里内任职,而且还要尽可能的切断其与士族的利益纽带。

    这样就更缺人。

    等等这些事项,都是需要人手,甚至还需要额外配备大量的监察人员……

    人不够,那么就是必须要办教育,而山东教育体系,包括各地的学宫经书什么的,又是在士族乡绅手中,这就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需要乡绅来协助教育,擢升寒门,但是寒门又很快的演化成为新的士族门阀,甚至相互勾结联姻成为区域性,甚至是朋党性质的巨大政治聚合体。

    当斐潜将这些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庞统也是直挠头。

    兵事如此水……斐潜指着大河说道,若出函谷,便如东去之水,不可复回。

    进军山东,在现在的情况下,多半就会出现当年燕国进军齐国的情况,动辄攻陷了多少城,然后稍微有些不对劲,或是在战事僵持之下出现了什么纰漏,难免又是七十余城皆复!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时之间,斐潜和庞统都沉默了下来。

    虽然斐潜有千古的经验积累可以作为借鉴,但是也仅能借鉴而已,就像是他知道什么是错的,但是现在的问题则是要在错误之中找出正确的方向来。

    而庞统作为大汉的土著,显然比斐潜的纯理论会更加的适合当下的大汉。

    庞统抚须沉吟片刻,目光掠过河面,望着滚滚流水东去,忽然笑道:昔秦取六国,非独强弓劲弩之功,亦有商君变法之效。今主公欲破山东,当有三术,破其宗法、易其钱粮、更其教化。

    斐潜眼中精光一闪,士元请详言之。

    庞统嘿嘿笑了几声,说道:若是某所记不差,如今曹氏屯田,多有弊也……

    斐潜点头,确实如此。

    曹操的屯田制度,是跟着斐潜之后展开的,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也不知道应该算是谁抄谁,但是曹操的屯田制度并不像是斐潜这么彻底的倒向了自耕农,而是依旧带着地主庄园性质,对于佃农的剥削很严重。

    最典型的剥削手段,就是严格限制佃农的人身自由。

    屯田的民夫不能随意离开分配给他们的土地,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搞个红码都算是轻的,甚至直接抓起来投入大牢,秋后问斩杀鸡儆猴的也不在少数。并且这些佃农的收成超过八成都需要上缴,还要服一定的劳役,使得这些佃农根本无法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只能长期在生死线上挣扎。

    同时,在这些屯田区域,也产生了屯田官员及其下属为了谋取私利,大肆从事商业活动,不重视农业生产的问题,甚至利用佃农的廉价劳动力来为自己谋取私利,而不是耕作公家的屯田……

    去年兖州大旱,豪族强占民田六千顷,饥民饥荒三月余,饿殍遍野。此乃天赐良机也……庞统缓缓的说道,若得陈留屯田地,当可夺其田亩,以军功授之。凡归附者皆授田二十亩,斩敌首级者加授十亩,所授田产由州府颁发铁契,或三年,或五年,期内不得转卖。

    斐潜闻言,点了点头,这一点他也有想过,若如此,需备三百万亩作授田之用。此等田产当从何处筹措?

    曹氏宗族在豫州占田七十万亩,颍川荀氏占田三十万亩……庞统笑道,另有冀州大族,皆有几十上百万亩者……三百万亩,何愁之有?

    斐潜也是笑,士元,如此以来,山东士族,便是生死之敌了!便循前秦之辙?

    这一刀砍下去,便是天下皆反!

    不,是山东士族皆反!

    非也,非也!庞统双手套进袖子里面,像是一个乡下的老农正在数着自己田间的庄稼,某于三辅清查田亩时,至少三成田契皆系私契……

    庞统露出露出狡黠笑容,但效关中河东旧事即可……此等自作孽,不可活,与我等何干?

    斐潜大笑起来,连连点头,也是,正应如此!

    河风骤起,卷起满地黄尘,飘飘扬扬而起,细细轻轻落下,沾染在斐潜和庞统的衣袍上,也落在了周边兵卒护卫的甲胄上。

    这么说,当然简单,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却不逊色于战场上的血肉搏杀。

    关中能够推行,是因为关中被董卓先洗了一波,后被李郭又再次洗了一回,再经过马超的羌人之乱,即便是还留在关中的士族大户,都已经是奄奄一息,等到了斐潜入主关中的时候,根本没有多少气力和斐潜抗衡。

    即便是如此,依旧不容易。

    斐潜望着湍急的河水,不由得想起当年关中推行军功勋田时的血雨腥风。那场改革让关中一些豪族试图联合反叛,却也造就了后续数万忠于新政的自耕农。

    近期的河东,则是要托老曹同学的福……

    再加上有裴氏彻底的倒向了骠骑军,所以同样翻腾不出什么血花来。

    而要进军山东,被打空的地区倒也罢了,那些人口密集的大州郡,恐怕阳奉阴违,拖延拖拉的事情绝对不会少!

    斐潜思索了片刻,便是补充说道,除此之外,可效春秋旧事。

    斐潜抓起五颗石头,在地上洒落,形成一个大概梅花的形状,对庞统说道,若得一处,除布告安民之外,便设「五老会」,退伍老卒掌治安,寒门士子理文书,本地农贤管田亩,商贾代表司货殖,再加我军监御史。此五方参议政事……

    四三二一之外,再立五老?这退伍老卒,是否和巡检相互冲突?庞统皱眉道,而且……会不会冗员过多,议而难决?

    斐潜笑了笑,先用脚扫掉一颗石子,然后又是扫掉另外一颗,先以五老,再设四柱,然后建府衙三要,改军监察为巡检,直尹,立治民二佐……而后,归于一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第3553章战场外的谋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