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优劣之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又返回自己的故乡,甚至邴原、刘政、王烈、太史慈几位好友也早已返回青州,只留下管宁等少数人在辽东养老。
如此看来,估计管宁也算是看透了人生起伏,自己一生的才华、抱负都随着这个流民村落兴起而发挥,解散而消逝,也难怪管宁后期甘愿做一个隐士。
上面提到的华歆也算是一个比较悲剧的大才,年轻时候华歆和管宁、邴原被当地人称为一龙,其中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这样也能看出以华歆为首,当然如果从后世的名言“神龙见首不见尾”,也能说华歆才能属于三人最差,可以让人一眼看出来。
华歆本投降孙策,后投降曹操,然后官职一路高升,在荀彧死后接替荀彧为尚书令,曹丕时期又为三公之一的太尉,仕途畅通无比,这样一看,明明半路加入,却能在人才济济的曹魏集团中,成为地位顶尖的几人,自然就说明了华歆的能力。
但华歆的悲剧是体现在名声上,年轻的时候和管宁一起学习,结果搞出一个割席分坐的事情,还上了小学课本……
不过这其实只是体现了两人一个代表出世、一个代表入世的价值观,就好像佛家所说的空无一物,管宁自然能把金子当成石头一样处理,对于窗外的事情不闻不问,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把金子和石头区别对待,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好奇错了么?从专心和佛家的角度来看,确实错了,但孔子也说过“因材施教”,对于石头和金子本质上就存在差别的物体,特别是金子作为贵重金属,从而进行区别对待也是正常行为,拿金子去改善一下生活岂不是更好?
另外关于学问时好奇问题,在现代科学观点下,人是不可能一直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体力消耗较大,还容易投资脑力,最合理的注意力时间在40分钟左右,因此学校安排的课时都在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除了让学生上厕所以外,更重要的就是缓解一下疲劳,所以对于喜欢拖课的老师,要从科学的角度上进行劝阻。
这样看来,两件华歆做的很普通,普通到普通人都会去做的是,只是因为和不普通的管宁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导致被当时普通的世人进行偏低,从而抬高了管宁,给管宁上了光环。
其实从孔子和学生子贡关于赎人的对话中就明白,其实孔子也不认为道德的光环是凌驾与普通人行为之上,这样反而不利于道德的推广,但是广大的普通人在面对自己办不到,而极少数人能够做到的事时,自然而然的把他套上光环,这又和群居生活的社会性有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树立标杆。
当然华歆的悲剧也不仅仅在于此,三国演义中记载在曹魏集团后期,华歆负责去捕伏皇后,华歆进宫后“坏户发壁,牵后出”……不管真假,当时作为效忠曹操的属下,自然无对错可分。
另外从名士高风,华王优劣等其他事迹上能够看出华歆并非一个不顾名节的小人,反而是一个注重现实的君子。
回到管宁身上,虽然管宁年轻求学时,就属于追求远大理想的人,但现在管宁还处于三十岁的时候,虽然看不上武安邦,但对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肯定是充满了行动力,而武安邦所要做的就是在管宁衰老之前,打破管宁的认知,看能否为其所用。
259 优劣之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