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明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袁绍、袁术等人,即便孔融也是和董卓争吵以后,赚了大量名声然后被董卓下派到北海,不过孔融自己不争气,错失了收服青州兵的机会。
话说回来,能在洛阳城局势还在僵持之时,武安邦就说出了未来几个月的局势,这让曹操惊讶不已,自己也只是勉强感觉到董卓表面处于劣势而已,远不如武安邦这么透彻。
不过武安邦也明白曹操毕竟自己只是刚认识,友善关系而已,不会真正的向自己叙述真心话,即便是曹操晚年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更是体现了一代枭雄风范。
其实曹操的内心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大义凛然,谁也不知道,但是曹操必然是明白了其中的一切,但从另一方面说,曹操如今刚在世家圈子站稳脚跟,还远不够让世家跟随自己,而留下来和董卓正面对抗,正是曹操向世家圈子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及不同于其他诸侯的地方。w~
就好像一年后,诸侯讨董,不入洛阳城,只有曹操独自追击董卓一样,虽然全军覆没,却赢得了天下有识之士的赏识,不少大才在离开袁绍这个世家首领之后,下一站就是前往兖州拜见曹操就说明曹操的功夫没有白费。
不过,好像吕布也是如此……
但总的来说,相对于前两个和董卓麾下边军硬肛的建议,逃离洛阳城算是直接把蛋糕拱手相让,会让所有世家背负比投效董卓还要惨的骂名,投效董卓还可以美化为伺候皇帝,不忍足弃,而且日后再反叛也能洗白,至于直接逃跑,抛弃皇帝和皇城的罪名可不是谁都能受得住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符合历史走向的计策在武安邦心里只排在下策的原因,虽然符合历史走向,但那是世家没有竞争过董卓不得以之下选择的外逃洛阳城,而不是此时的局势,世家还有不少希望的情况下,世家最佳的选择。
想想历史上被西凉军阀董卓、李傕、郭汜囚禁的大臣们没机会逃跑么?显然不是,而是那些天子身边的大臣们在两害之下选其轻,宁愿战死、饿死、累死,有希望留名青史,也不愿背负背君之臣的骂名,遗臭万年,这也是古今思想的差别之处。 m.a
不过好在由武安邦之前投靠董卓这个下策的衬托,所以这个有不少弊端的计策反而显得确实可以称之为上上之策,因为他是万全之策,可以在洛阳城世家走投无路之时,给世家们找出一条反败为胜的方法。
而且换另一种思路,这其实就是太祖的失地存人,以空间换时间的高级战术变种,把洛阳这个大蛋糕给董卓消化,世家子们去地方发展自己的势力,相比之下,必然是中原潜力大于董卓的司隶地区,即便世家子们发展的都一般般,但所有势力加起来同样能够和董卓抗衡。
“叮,系统提示:典军校尉曹操对玩家的言行产生好感,典军校尉曹操好感度15,目前关系为:亲密,恭喜玩家,请再接再厉。”
武安邦把自己的意见说完后,又和曹操对着洛阳城的局势聊了一会,增加双方的好感度,然后见天色已晚,便向曹操辞行,婉拒了曹操的挽留,毕竟武安邦知道今晚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不眠之夜。
曹操热切的把武安邦送到曹府面前,就在武安邦准备离开,曹操突然对着武安邦说道,
“天下,当初许子将说我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我也相信以后的天下也必将有你武安邦一席之地。”
317 明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