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签到刑警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形意拳中肩与胯的奥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形意拳中外三合讲“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实际上,手脚,肘膝的合,都离不开肩胯的合,“肩与胯合”了,其它的环节自然就能合。

    形意拳的练习中肩与胯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大关节,离开了它们的相互作用,身体的螺旋劲,拧劲,也就无从谈起。

    从肩胯的功能来讲,可以拧转,可以裹肩裹胯,也可以上下折叠。

    肩扣了,就能够带动背,胯曲了(尾闾前翻)可以拉起脊椎,两者合起,就形成了一张大弓。

    所以,胯肩除了形成拧劲以外,更主要的,也是背弓劲力的来源。

    胯,我们可以分为“横胯与纵胯”,横胯:我们在走路时,如果用胯带动双腿向前移动,则是用了胯的横向拧转的劲力。

    练过拔胯的人应该知道,胯练好了,是可以连续不断反弹的。

    且动作的速度非常灵动,以前有句话讲“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步的奥妙,不在于脚。

    而在于胯,胯练好了,一惊一诧之间,胯连续弹出劲力,带动腿换步进攻,那种速度,是令人惊讶的。

    一旦我们用胯带步的方式进行攻击,不需要蹬地发劲,力从地起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把双腿解放了出来,可以边走边打击。

    所谓“纵胯”我们在上楼梯时,如果膝盖尽量不弯,或者少许弯,用胯尽量上提,拉开间隙。

    走步上楼,你会发现,走完几层以后,膝盖不累,胯会很酸,这就是运动了纵向胯的劲力。

    在形意拳的趟步中,这种“纵胯”往往是你起腿发劲的源泉所在。

    且这样的腿踢上去,合着“内脏”起落,形成了具大的整体“提坠”劲,可以伤人于无形。

    吃上一腿,有直透骨髓的感觉,骨头都会被踢麻,甚至踢断。

    在肩,则要合肋,折肋才能压肩,所以肩也跟胯一样,既有平转,也有纵向的转。

    同是折肋的幅度够,则可以带动内脏的翻滚,形成“翻江倒海”般的整体翻浪劲。

    所以,在练习形意拳鹰捉起落钻翻的时候动的不是手,而是你的肩,是你的肋,是你的内脏。

    《逝去的武林》中扑着身子打人就是这个道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劲。

    当你的肩与胯,联合起来运动,就形成了翻浪劲,后浪推前浪,源源不断。

    形意拳是真正的实战拳法,打人是非常直接的,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用上了身体所有的劲力,包括人体自身的重量。

    出手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了打击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出手如箭,每一手都像用弹弓打出去一般。

    手到瞬间,身体速度跟进,打人要做到“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

    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

    只有这样的拳,才可以做到“打人如拔草”的效果。

    形意拳是以丹田带动四肢,行气入膜充实全体

    薛颠是民国初年着名武术家,为李存义之徒,精通形意拳,又自创象形拳学,对于形意拳的推广有着重大的贡献。

    “肩窝吐气”是薛颠讲过的练功口诀,气者,劲也。

    肩窝是张嘴,对着手臂吹气,劲就到了指尖,站桩,打拳都要这样。

    尚云祥讲“轻出重收”,薛颠有自己的说法。

    “腾”,形意拳只炼向上的劲,从不练向下的劲,松了自然有沉劲炼收,含着劲打拳,所以炼功架是不发劲的。

    发着力打拳,看着挺猛,打人身上就不好使了。

    “含着劲炼拳,兜着劲打人”。

    打劈拳是,“肩井”如瀑布一样倾泄而下,是“重力”。

    对应“肩井”的是“涌泉”,打钻拳时,“涌泉”似喷泉般向上涌出,身势借着这股势头钻出。

    这种炼法可将意气劲合一。

    薛颠传的桩功,一个练法是,小肚子像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张出。
形意拳中肩与胯的奥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