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学艺的诚意与艰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学得了作醪糟的好手艺,回到兴平,干起了卖醪糟的生意,每天清晨起来,开缸后先用大老碗给师傅端一碗醪糟汁,回来后才开始营业。
数年如一日,冯玉魁的真诚厚道感动了杨鹏,终于把六合大枪完整学习到手。
(张金涛语:冯玉魁没有他老师杨鹏那样有钱,但没钱学拳没有关系,一定要谦虚谨慎,懂得老师的爱好和喜欢,懂得揣摩老师的心思。
往老师心眼里做,用诚心去打动老师,老师也会诚心诚意的去传授,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那么多的应当应份,只有真心付出才能得到回报。)
冯玉魁学到六合枪后也是刻苦练习,教过许多徒弟,但到了晚年却穷困潦倒,徒弟们没有一个人来照顾他。
冯玉魁长年有病,衣食无安,于某年春节大早病倒在一个村庄外的庙台上。
恰巧油郭七教师赶车带着新媳妇,给老丈人拜年去,远远看见庙台上躺着一人,觉得眼熟,走近细看,见是冯玉魁先生,慌忙跳下车“这不是我冯伯么!”
七教师惊讶的说。冯玉魁强打起精神说:“就是我”。七教师二话没说,把冯老先生抱到车上,急忙掉转车头,向他家驶去。
到家后,忙叫下人收拾了一间宽敞的房子,把火炕烧热,让冯玉魁睡上,一面让人请名医看病,一面给老先生做可口的饭食。
叫长工头赶车去送媳妇一个人走娘家。
在七教师一直精心照料下,冯老先生多次病危,醒来后总是给七教师说:“好娃呀!你不怕伯把你骗了,七教师总是笑而不答。”
到了清明节,冯老师已完全恢复了健康,七教师看天气很好,冯老师也精神状态好,就说:“伯,咱们到村外走走,散散心。”
冯天魁高兴的答应了,二人走出村外,来到一片麦地,冯老师看到绿油油的庄稼,心里特别高兴。
七教师这时从怀内掏出了一纸文书,递给冯老师,说:“伯,你看,这是村边四十亩最好的水浇地,中间已修好砖箍墓,文书在您的名下也已写好了,上等五寸的柏木寿材也已做好。
今后,我养你老,死后我葬,每年给您上坟,修墓。我死了,我的后辈会继续做下去。”
“好娃,伯这一辈子徒弟无数,都是些狼,幸亏伯没有把东西给他们教完,你对伯这么好,伯对天发誓,将平生所学全部教给你,如有欺瞒,天理不容。”
说着跪下对天发誓。七教师也连忙跪到对天发誓,今后一定要孝敬老师,如有失言,天打雷劈。
这样六合大枪就由冯玉魁传给了油锅七教师(郭侠夫)。
(张金涛语:学一门技艺是不容易的,不要光想着得到,也要想着付出才行,七老师为了跟冯天魁学艺,送了40亩好地,给老师养老送终。
这是何等的付出,没有真正的付出就没有真实的回报,想学好技艺,诚意最重要,只有真心付出就能有回报)
七教师对六合枪很痴迷,终日苦练钻研,在冯老师的指导下,枪法进展神速。
冯老师去世后,他不忘先生遗志,继续苦练,其后声明远扬。前来拜访者无数。
杨大,名善山,自幼好武,而且好斗,有娃狼之称。一生侠肝义胆,忠贞不二。
因慕七教师之名,要拜七教师为师,七教师嫌他好斗,每次来,七教师解雇推托。
一天,七教师作墩子教人,杨大来了,二话不说,拿一杆枪便刺,七教师予以周旋,眼看杨大越刺越凶,七教师只得出了一枪,把杨大挑了个仰面超天。
杨大跪倒在七教师面前,给七教师叩了三个响头,说:“叔,您终于出枪了,娃就为看您这一枪,想遍了方法,今日总算看见了,娃一定要学您的六合枪,您不收,娃就不起来。”
七教师再三推托,杨大就是不起来。
后来经众人劝说,七教师总算答应了,杨大才叩头起来,并对七教师说:“叔,娃孤身一人,是个穷娃,大恩无以回报,就给您扛活吧!”
就这样,杨善山老师就到油郭给七教师家扛活,一干就是十几年。和七教师关系胜过父子。
七教师尽平生之所学,传给了杨善山,后来六合大枪又得到冯玉魁老师的指点。
(张金涛语:为学技艺为老师家里干活十几年,颇有当年杨禄禅拜师学艺的精神,传说杨为学习陈家太极拳装聋作哑好几年,在师父面前当仆人,终于感动了师父,传授技艺,后来威震武林。
有些人想学东西,既不想付出金钱,也不想付出力气,觍个脸的还想跟着老师学技艺,没钱没关系,只要有诚意照样可以打动老师的心。)
杨善山老师一生豪爽侠义,以枪走遍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布甘肃、青海、宁夏,口外。杨老师一生授徒颇多,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拜师学艺的诚意与艰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