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 墨尔多神山:东方圣山的守护史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川西高原的褶皱里,墨尔多神山如一把出鞘的青铜剑,劈开云雾直刺苍穹。这座海拔5105米的雪峰,在嘉绒藏族的经卷里是34;东方世界的中心34;,在羌人的歌谣中是34;万物之父34;,在汉人的游记里是34;川西第一圣山34;。它的神话不仅藏在老阿妈转动的经筒里,更刻在大渡河谷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上——那是关于争夺与和解、守护与馈赠的永恒叙事。

    nbsp神山之争:从剑拔弩张到尘埃落定

    nbsp远古的藏地,山神们并非如今这般相安无事。那时的雪山都是有灵性的战神,阿尼玛卿戴着冰盔,冈仁波齐披着经幡,四姑娘山化作四位持剑的女神,连岷江源头的雪宝顶都竖着用冰川凝成的战旗。他们以海拔论尊卑,以积雪比武力,谁都想坐上34;众山之主34;的宝座。

    nbsp最先打破平衡的是青海的阿尼玛卿。他派来的使者踏着冰棱而来,带来一块刻满梵文的冰砖,声称自己的主峰直抵天宫,连太阳都要绕行三圈。34;黄河从我的脚下流过,34;冰砖上的符文闪烁着寒光,34;亿万生灵靠我活命,这众山之主,舍我其谁?34;

    nbsp西藏的冈仁波齐不甘示弱。他让信徒驮来一块黑石,石上天然形成六字真言。34;我是佛教的圣地,34;黑石在月光下泛着幽光,34;印度的恒河、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印度河、萨特累季河都从我这里发源,四大文明都受我滋养,谁能与我争锋?34;

    nbsp川西的四姑娘山四姐妹更是直接。她们化作身披白纱的女神,驾着裹挟冰雹的云团掠过大渡河谷,青稞田被砸得一片狼藉。34;我们的身姿最险峻,34;云团里传来清脆却冰冷的声音,34;连雄鹰都飞不过我们的肩头,这川西的群山,该由我们统领。34;

    nbsp一时间,藏地的天空被战云撕裂。阿尼玛卿的融水变成咆哮的洪水,冲垮了黄河岸边的帐篷;冈仁波齐的狂风卷着沙石,把草原刮成了戈壁;四姑娘山的冰雹砸断了果树,大渡河谷的嘉绒人躲在碉楼里,看着窗外的乱象唉声叹气。丹巴梭坡的老人们说,那段时间,连墨尔多山脚下的神鹿都不敢出来觅食,整天躲在云杉林里发抖。

    nbsp就在这时,墨尔多神山站了出来。那时他还只是一座不起眼的雪山,藏在大渡河谷的褶皱里,身边只有一只通人性的白神鹿。他没有派使者,也没有驾云团,只是让风把自己的声音传到每一座雪山:34;我们争来斗去,受苦的却是脚下的生灵。不如换个比法——谁能庇佑最多生命,谁才配当众山之主。34;

    nbsp这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沸腾的油锅,让喧闹的山谷瞬间安静。阿尼玛卿首先冷笑:34;我的融水滋养了黄河两岸,养活的人比天上的星星还多,难道会输给你这无名小山?34;

    nbsp墨尔多没有争辩,只是对着大渡河谷轻轻挥手。只见他脚下的岩石突然裂开一道缝隙,涌出汩汩清泉,顺着河谷蜿蜒成溪流,干渴的青稞田立刻泛起绿意;他又对着光秃秃的山崖吹了口气,云杉的种子从石缝里钻出来,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林间飞出成群的斑头雁;他摘下头上的红缨帽抛向天空,红缨化作漫天经幡,挡住了肆虐的狂风。

    nbsp34;你们看,34;墨尔多的声音像山谷的回声,带着泥土的气息,34;我这里多灾多难,地震会裂开口子,洪水会冲毁家园,狂风能掀翻碉楼。可只要我能让百姓在这里活下去,让青稞结出饱满的穗子,让牛羊肥壮,让孩子欢笑,算不算庇佑?34;

    nbsp说着,他骑上白神鹿,沿着大渡河谷奔跑。神鹿的蹄子踏过之处,长出了能治百病的虫草;他腰间的佩刀划过山崖,坚硬的岩石变成了可以垒碉楼的平整石板;他路过一片沼泽,沼泽就变成了能灌溉的湿地;他对着一群瘦弱的牦牛吹了口气,牦牛立刻变得膘肥体壮。

    nbsp最让人震撼的是,当他跑到丹巴县城所在的位置时,突然停下脚步,从怀里掏出一把青稞种子撒向大地。种子落地的瞬间,长出了一种从未见过的作物——穗子像青稞,颗粒像小麦,既能耐寒又能抗涝。34;这叫39;墨尔多麦39;,34;他对围拢过来的百姓说,34;种下它,就算遇到灾年,你们也不会挨饿。34;

    nbsp众山神看着这一切,渐渐低下了头。阿尼玛卿收回了洪水,让黄河重新变得温顺;冈仁波齐停下了狂风,让沙石落回原地;四姑娘山收起了冰雹,云团化作细雨,滋润着被砸坏的青稞田。

    nbsp34;我们争的是虚名,你做的是实事。34;四姑娘山的声音柔和了许多,34;这众山之主的位置,该是你的。34;

    nbsp阿尼玛卿和冈仁波齐也点头同意。从此,墨尔多成了34;东方神山之主34;,他的白神鹿化作河谷里的白鹿群,他的佩刀变成了陡峭的山脊,他的红缨帽化作山顶的积雪,永远提醒着人们:真正的威严,不在于有多高,而在于能守护多少生命。

    nbsp神鹿的足迹:雪线上下的生命馈赠

    nbsp丹巴中路藏寨的罗布大叔,至今记得十岁那年与神鹿的相遇。那是个暴雨倾盆的夏日,他跟着父亲去后山采松茸,突然听到轰隆声从山顶传来——山洪顺着山沟涌下来了。父子俩慌不择路,躲到一块突出的岩石上,眼看着浑浊的洪水越来越近,连呼救的力气都没有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就在这时,一道白影从雾里窜了出来。那是一只比牦牛还壮的白鹿,鹿角上挂着晶莹的水珠,眼睛像两盏明灯。它用头轻轻蹭了蹭罗布的手,然后转身往山顶跑,跑几步就回头张望,像是在引路。父子俩来不及多想,跟着白鹿在湿滑的山路上奔跑,就在洪水淹没他们刚才藏身的岩石时,白鹿把他们引进了一个隐蔽的山洞。

    nbsp34;那山洞里全是鹿毛,34;罗布大叔现在说起这事,皱纹里还藏着激动,34;洞口的石头上有蹄子踩出的凹痕,深浅都一样,肯定是墨尔多的神鹿。我们在洞里待了一夜,第二天出来一看,山洪退了,地上的脚印只有我们和鹿的,连雨都没淋着。34;

    nbsp在墨尔多神山,神鹿的馈赠无处不在。海拔三千米以下的河谷地带,是嘉绒人的粮仓。这里的青稞比别处饱满,麦芒上总挂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老人们说,那是神鹿的唾沫,能让青稞耐旱;苹果树上的果子又甜又脆,果核里的种子总是双数,像是被精心挑选过;就连河边的石头,都长得圆润光滑,刚好能用来垒砌碉楼的墙角。

    nbsp每年播种前,藏民们会带着酥油和青稞酒来到山脚下的34;神鹿坪34;。男人们用石头堆起玛尼堆,女人们把酥油涂在玛尼堆的石头上,孩子们则撒出一把把青稞。老喇嘛会念起《墨尔多神山颂》:34;神鹿踏过的土地,长出黄金的穗子;神泉流过的河谷,开出吉祥的花朵。我们种下种子,就像种下对神山的承诺。34;

    nbsp海拔四千米的森林是虫草和松茸的天堂。每年五月,挖虫草的季节一到,男人们就会穿上最厚的藏袍,背着竹篓上山。他们走得很慢,脚步轻得像猫,怕惊动了山神。发现虫草时,不会立刻动手,而是先在周围插上三根红绳,然后跪下磕三个头,嘴里念着:34;借山神的东西,用完会还。34;

    nbsp34;虫草是神鹿的汗毛变的,34;挖了三十年虫草的卓玛大姐说,她的指甲缝里还留着泥土的痕迹,34;每根虫草下面都有一颗鹿心石,你要是贪心挖多了,石头发烫,会把你的手烧伤。34;她的右手食指上确实有块浅褐色的疤痕,说是年轻时不懂规矩,一天挖了十七根虫草,石头烫出来的。从那以后,她每次只挖够家里吃的,剩

第179章 墨尔多神山:东方圣山的守护史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