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逐鹿北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重阳诗会(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颜之推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上高台,李德林在一旁搀扶着老师,魏收年纪确实有点大了。

    nbsp三人落座后,诗会正式开始,文人们接下来可以作诗,交与侍者拿到九位歌女处。

    nbsp九位歌女选出的诗词,拿给三位裁判看看,如果没什么大问题,就表示确定。

    nbsp高顺早就选好了位置,之前已经吃了不少瓜果,得知开始反而站了起来,让一旁的小荷坐下。

    nbsp“我念你写。”

    nbsp小荷闻言点头,她早知道她要干这个,于是侧耳倾听。

    nbsp“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

    nbsp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常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nbsp高顺小声给小荷说着,小荷越听眼睛越亮。

    nbsp三首诗,一首美人,一首重阳,一首铜雀台,每一首都赏心悦目,文采飞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三首诗写完,高顺让他落款兰陵笑笑生,其实他写一首就可以入围,但为了以防万一,所以多写几首。

    nbsp高顺写诗容易,但其他人可没有他这么简单,高顺没有急着交卷,而是抬头张望。

    nbsp今日参加诗会的文人,他恐怕是年龄最小的一个,而且个个身份不凡,有一定的背景。

    nbsp高顺看着这些人,回想这个时期的历史名人,只是这个时期太特殊,很多名人要么去世,要么还未出生。

    nbsp时间还有,高顺又开始想飞花令的诗词,飞花令的规则很简单,根据“花”字的位置作诗。

    nbsp第一个人首字是“花”,第二个人就要第二个字是“花”,依次排列,直到末尾。

    nbsp诗会没有准备酒,应该是淘汰制,其实听起来很难,实际上对高顺不难,因为飞花令的诗词也可以是前人的诗词,只需要背诵出来。

    nbsp想了一些带“花”字的诗,一个时辰就过去了,所有人此时都作的差不多了,不交诗就等于放弃。

    nbsp九位歌女开始选诗,乐师又开始奏乐,侍者不断上来瓜果点心,以防参会者饥饿。

    nbsp参与诗会的文人大概只有四十人,但加上他们的随从和诗会的侍者,还有其他人,所以显得人很多。

    nbsp九位歌女每个人都看了一遍,这时两位歌女同时看上了一首,突然争执起来。

    nbsp“这首诗是我先看到的!”

    nbsp“胡说,明明距离我近一点。”

    nbsp两位女子一争执,不由得引起了三位裁判的注意。

    nbsp颜之推开口道:“吵吵闹闹,成何体统,拿来我看。”

    nbsp两位歌女谁也不想松手,一同把一首诗拿到裁判前,颜之推低头一看,不由得念了出来。

    nbsp“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nbsp这首赤壁赋,被高顺用在这里,虽然有点不合时宜,但确实很应景。

    nbsp前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曾有过的历史风云。

    nbsp这里涉及到历史上着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

    nbsp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nbsp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

    nbsp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nbsp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nbsp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喜欢。

第6章 重阳诗会(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