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没人知道那粒米是谁放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七看小说]https://m.7kanxiaoshuo.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康晏接过那只小小的布包,指尖触到粗麻的纹理,温热的,像是刚从谁的掌心离开。
nbsp他想说声谢谢,可阿九已经像只被惊动的小鹿,转身就消失在了小巷的拐角,只留下一缕被风吹散的淡淡草药香。
nbsp他捏着布包,回到自己借住的陋室,海风从窗格的缝隙里挤进来,带着咸腥的凉意。
nbsp他解开布包的绳结,一股更为清冽的草木气息扑面而来,是新采的安神草,叶片上还带着未干的晨露。
nbsp就在他准备将草药收进行囊时,指尖触到了一个硬物。
nbsp他拨开草叶,一枚陈旧的米粒静静躺在布包夹层里,色泽暗黄,形状和昨夜他枕边那粒,一般无二。
nbsp心脏猛地一缩。
nbsp康晏冲出屋门,想去追问阿九,却在村口的小广场上停住了脚步。
nbsp几个垂髫孩童正围着一堆湿泥,用稚嫩的小手捏着一个个歪歪扭扭的泥塑小灶。
nbsp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小心翼翼地将一粒同样的陈米,嵌入小灶的灶口,嘴里还奶声奶气地唱着一支古怪的童谣:“粥娘娘不吃米,米替她看家……粥娘娘睡得香,米在门外站岗……”
nbsp阳光下,那几粒被当做“眼睛”嵌入泥灶的米,仿佛有了生命。
nbsp康晏站在原地,良久,良久。
nbsp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nbsp他缓缓退回巷中,将那粒米从草药包里取出,没有再去找阿九,而是放进了自己行囊最深处的一只锦囊里。
nbsp有些馈赠,是不能问的。
nbsp追问,就是一种辜负。
nbsp自从那夜之后,村里的聋儿变了。
nbsp他不再像从前那样低着头躲避人群,而是常常独自一人站在海边的礁石上,或是村口的老梅树下。
nbsp每当风起,他便会仰起脸,闭上双眼,那双失聪的耳朵仿佛成了无用的摆设,但他的手指却在空中微微颤动,像是拨弄着无数根看不见的丝线。
nbsp村里人起初只当是孩子气的玩耍,没人放在心上。
nbsp直到半月后,一场锁山大雾连下了三天三夜,进山采药的猎户赵三迷了路,音讯全无。
nbsp就在全村人焦急万分,准备组织人手冒险进山时,聋儿疯了似的从村外跑回来,一把抓住赵三的婆娘,不由分说地将她拖到一片空地上。
nbsp他用手指蘸着地上的积水,飞快地在泥地上画着。
nbsp线条曲折蜿蜒,交错纵横,竟是一幅无比精准的山谷水脉走向图。
nbsp他指着图上一个被圈起来的标记,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做出喝水的动作。
nbsp众人将信将疑,但抱着一线希望,几个胆大的后生还是按着地图的指引进了山。
nbsp两个时辰后,他们竟真的在图上标记的那个山洞里,找到了虚弱不堪的赵三。
nbsp他正是靠着洞里的一汪清泉才活了下来。
nbsp全村轰动。
nbsp人们围住聋儿,七嘴八舌地问他是如何知道的。
nbsp聋儿只是沉默地指了指天,又指了指自己的心,最后,他的手指,遥遥指向了村口那株虬结苍劲的老梅树。
nbsp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弥漫的雾气中,老梅树的枝条疏影横斜,那摇曳的走势,竟与他画出的水脉地图,隐隐暗合。
nbsp阿九不知何时也站在人群中,她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然后默默地从自己的小布兜里,掏出一包晒干了的风铃草,系在了聋儿的腰间。
nbsp她知道,风,已经找到了它新的耳朵。
nbsp不,或许应该说,风正在教会这个世界,万物如何彼此倾听,彼此映照。
nbsp村里新建的学堂开课了,孩子们习字的第一个字,便是“风”。
nbsp有个叫狗剩的顽童,性子最是顽劣,教书先生让他写一百遍“风”,他偏偏把里面的“几”字,全都写成了“九”。
nbsp先生气得吹胡子瞪眼,正要举起戒尺,却被村里那位不常露面的老塾师拦下了。
nbsp老塾师眯着眼看了看狗剩写的字,只淡淡说了一句:“由他去吧。”
nbsp当夜,狗剩做了个梦。
nbsp梦里,一个看不清面容的灰袍老者,就坐在村口那块大青石上,一言不发,只是伸出手指,在空中缓缓划动。
nbsp他每划一笔,山谷里的风便应声转向,时而如猛虎下山,时而如细柳拂面。
nbsp狗剩看得痴了,下意识地跟着比划。
nbsp第二天醒来,他鬼使神差地又在纸上写下那个错误的“风”字。
nbsp就在他落笔的那一瞬间,窗外一株老柳树的枝条,竟猛地一抽,无风自动,摆出了一个古怪的拳架起手式。
nbsp村里的武童们见了,觉得有趣,争相模仿。
nbsp谁知这歪歪扭扭的“九”字,竟真的对应着一套招式。
nbsp他们依着笔画顺序打出来,姿势荒诞滑稽,却出奇的实用,几个回合下来,竟能将村里最壮的汉子也撂倒在地。
nbsp一套全新的“歪字拳”就这么诞生了。
nbsp村头的老采药婆婆拄着拐杖路过,看着孩子们打得热闹,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笑意,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语:“岳山那老家伙若还在,怕是要笑出声来。”她比谁都清楚,有时候,错误,才是传
第267章 没人知道那粒米是谁放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